问卷发布者还未购买企业标准版或企业标准版已到期,此问卷暂时不能被填写!

青岛海关、山东省口岸办公室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典型案例评选

  • 64

    参与选项
  • 22026

    投票总人数
  • 排行榜

投票规则

查看规则详情
搜索
*
选出您喜欢的典型案例最多选择15项
0票
1. “陆海联动,海铁直运 ”助力构建沿黄物流业态新格局
      一、背景目的
      青岛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双定位”城市,陆向连接中亚欧洲、海向辐射东亚、东南亚乃至整个太平洋沿岸,双向互联优势明显。黄岛海关利用青岛港口便利与铁路运输优势,与枣庄海关共同发力,实施“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新模式。该模式下,出口货物在枣庄海关完成申报、查验、放行后,通过铁路直达青岛港装船离境出口到全球各地。通过该模式连接“内陆港”,可有效拓展青岛港物流腹地,支持内陆港发展建设。新模式实施以来,黄岛海关共监管“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业务 411票、749箱。
       二、主要做法
     (一)推动港口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服务“一带一路”
     通过海关转关、在途系统以及港口管理系统将内陆港与港口相连,使港口成为内陆港的中转站,内陆港成为港口的功能区、延伸区、扩展区。内陆港与码头作业系统实现数据互通,申报放行的货物信息自动进入码头配载流程,快速完成属地放行、提单换单等操作流程,避免甩船和产生加急费用。
     (二)便捷通关、提高效率
      企业在属地海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关港互动,完成系列通关手续,降低出口风险,同时借助铁路运输价格及政策优势,避免传统公路运输施、验封操作,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费用。
     (三)解决铁路入港“最后一公里”问题
      到达码头铁路场站的货物无需再堆存、验封,直接运抵码头前沿,过卡自动发送运抵报告,系统自动核销转关单,生成放行信息。
      三、实施成效
      新模式后,每票货物通关时间由原来的 20 小时缩短至 3小时。内陆港作为港口码头的延伸,会让内陆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海关放行的出口货物,会进入码头生产作业系统,有效规避甩船风险。而创新的海关物流监管模式,完美解决了码头铁路场站至码头“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更为企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据企业反映,通过铁路转关至码头出口的货物,每标箱较公路运输节约近400 元。
0票
2. “先期机检,码头直提”实现无感通关
      一、背景目的 
      黄岛海关在通关便利化方面充分发挥“智慧海关”作用力,强化先期机检+智能审图应用,在海关、码头、企业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开展“先期机检、码头直提”模式改革试点。该模式在提高查验效率、压缩通关时间、减少物流环节、节省物流成本、企业无感查验等方面优势明显,进一步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二、主要做法
     (一) 优化海关非侵入检查设备布局
      一是广覆盖。将海关 H986 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优先部署于港口前沿主要通路之上,使得集装箱卸船后可以就近、便捷地通过检查设备,提高设备检测覆盖面,过机量由原来进口重箱的 3%提 升到 9%,年检查能力超 20 万自然箱。
      二是提速度。优化先期机检设备选型,使用通道式快速检查设备,使过机平均时间由 2 分钟降为 8 秒,实现司机不下车即能完成机检任务。
     (二)深化智能审图应用
      一是智能化。在先期机检环节引入智能审图,可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74%的集装箱图像能够实现智能审核,为人工审图提供了数据支持,切实提升了审图效率。
      二是多维度。拓展智能审像重量维度分析和多维数据建设,深化“安全准入+舱单智审+报关单智审”三级算法应用,提高对安全准入类商品的有效识别。
     (三)构建先期机检和传统机检联动机制
      一是实现先期机检图像在先期机检服务器和联网集中审像服务器之间的自动调取,做到申报前申报后图像精准匹配,打通数据传输障碍。
      二是逐步探索形成先期机检与风控的配合机制,将先期机检融入海关风险管理,先期机检结论作为重要参数参与风控布控决策。
     (四)实现基于先期机检的查验流程再造
       机检审图无异常的货物:没有人工查验指令的,货物从码头直接提离,与目前查验流程相比,删减了企业委托港务部门拖箱至机检查验区,以及机检后返回至查验待检区的环节,企业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带有人工查验指令的,或后期被风控指令捕中的货物,从前沿堆场直接吊箱至查验平台,货物无需再次过机,直接使用先期机检过机图像,大大缩短了过机等待、图像审核的时间。
机检审图发现异常的货物:一是通知风控部门有针对性地增加布控指令,提升布控指令的精准度,更好的发挥先期机检前沿触手的作用;二是将图像不断添加到数据库中,逐步提升智能审图的准确性,实现大数据应用的良性循环。
     三、实施成效
     (一)海关顺势监管,企业无感查验
       进口货物卸船后顺势经过先期机检设备,无需通知企业拖箱至查验区过机,企业在不增加任何时间和经济成本的情况下接受海关检查,避免了企业拖箱至查验区的运输费用和排队时间。机检快速直放的直接从码头提离,整个过程实现企业无感通关,新模式可节省企业物流成本每箱约 600-1000 元, 平均压缩通关时间 3-7 个小时。
     (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提升港口竞争力
       码头直提货物可以节省从码头到查验区的全部物流动作,节省人力物力,机检后仍需人工查验的货物可从前沿堆场直接调箱至查验平台,无需二次过机,避免码头重复作业。通过直放直提优化完善现场查验流程,有效缓解物流运力,缩减港口物流运输成本,切实提升场地周转效率和港口综合竞争力。
     (三)优化海关作业,提升国门防护水平
      2021 年以来,黄岛海关实施先期机检 19.2万箱,占进口箱载货物的9%。查获废碎牛皮等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82.513吨,查获走私进口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法螺科法螺的贝壳、夹藏人造毛皮等案件,有效防范安全准入风险,为提升国门防护水平贡献了力量。
0票
3. 稳生产,“船铁直转”保障企业供应链
      一、背景目的
      进口矿产品“船铁直转”新模式是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重要制度创新内容,是黄岛海关助力青岛港打造东北亚大宗商品集散基地、提升港口功能,发挥集群效应的重要举措。
      二、主要做法
     (一)扩大“先放后检”适用场景
       允许进口矿产品在先期放射性、外来夹杂物检疫、数重量鉴定、外观检验合格的情况下,取样完成一部分放行一部分。
     (二)“船铁直转”
      允许港口将卸船作业线与铁路装车作业线直连,进口矿产品无需运往后方堆场落地,取样完毕后可以经装车作业线直接装载火车。
       三、实践效果
      (一)提升港口行业竞争力
      “船铁直转”模式拓展了“先放后检”适用范围,将“整批货物卸毕后放行”,改为“随卸随放”,允许进口大船卸船与铁路装车直连,吸引沿黄流域、“一带一路”沿线货物在青岛中转卸货。
      (二)大幅降低港口成本
      “船(集)铁直转”模式单船可为港口节省1万平方米堆场,减少装车作业时间2天,节省搬倒费用80余万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两周时间黄岛海关共完成“船铁直转”火车78列次,23.4万吨,为港口节省各类成本仅百万元,预计每年可为青岛港节省成本2400万元。
0票
4. 进口原油“先放后检”助力青岛国际油品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一、背景目的
      2020 年 7 月,黄岛海关提出对进口原油实施“先放后检”检验监管方式的建议,被海关总署研究采纳。海关总署发布《海关总署关于调整进口原油检验监管模式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 2020年第 110 号),将进口原油检验监管模式调整为“先放后检”,这是海关总署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台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带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青岛片区)油品板块码头装卸、疏运业务的快速增长,是提升港口功能,发挥集群效应的重要举措,有效助力国际油品中心建设。
      二、主要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进口原油需经海关检验合格并出具相关证单后,企业方可销售、使用。实施“先放后检”方式后,将实验室检测过程后置,进口原油经现场检查合格即可卸船、提离口岸监管场所。此模式下,原油卸货、转运与实验室检测从“串联”调整为“并联”,海关实验室检测不影响卸货和转运。
       三、实施成效
      (一)压缩验放时长,促进通关便利化
       进口原油实施“先放后检”后,实验室检测和合格评定与货物卸货、转运作业两个过程,从原有“线性流程” 变为“并联作业”,进口原油经现场查检和取样符合要求后,即可开展卸货和转运作业。实施后,截至2021年9月30日,黄岛海关共监管进口原油344船次、重量5534.15万吨、货值223.11亿美元,全部实施“先放后检”,平均验放时长在0.5天以内,每船次货物验放时间减少2-3天。
     (二)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实施“先放后检”后,进口原油收货人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测结果,即可开展卸货、转运工作,可大幅节约进口企业租用岸罐费用。据了解,租罐 5 天以内费用为 5 元/吨/天, 以 20 万吨货量节省 2 天提货速度来计,每船可为企业节省 200 万的租罐费用。同时减低企业资金占用和库存积压,对急需用货的炼厂来说,提货时间可由此前的 3 天左右转变至卸货后即提,企业生产应急能力大幅提升。据调研,截至2021年9月30日,黄岛海关辖区实施15个月以来累计为企业节约各类成本2.14亿元。
      (三)提升疏港能力,推动港口业务增长
      实施“先放后检”后,进口原油提货速度加快,有效提升港口罐容的周转效率,以青岛油港为例,罐容周转率约为 1.55 次/月,比实施前效率提升 35%以上。罐容周转效率的提升,带动油轮靠泊速度的提高,有效解决油轮滞港的问题。新模式还为创新进口原油“船船直转”“随卸随输”等新业态发展创造条件,有力保障国际中转疏运业务的顺利开展,推动青岛片区油品板块码头装卸、疏运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0票
5. 科技赋能促进空箱回流,全力保障外贸出口用箱
      一、背景目的
      2020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在全球率先成功控制疫情,全面实现复工复产,外贸企业订单快速恢复,出口逐月增长,表现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与此同时,国外多地疫情升温,国际物流运力下降,国内大量货物出口后,集装箱滞留海外港口,空箱回转效率低下,致使全国多个口岸出现“一箱难求”的局面。黄岛海关通过打造入境空箱“先期机检+称重监测+超重查验”顺势无干扰监管模式,落实入境空箱船边直提政策,对入境空箱实施智慧监管,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空箱滞港时间,畅通口岸物流,对缓解集装箱空箱短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服务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二、主要做法
      黄岛海关将空箱监管过程嵌合到码头作业流程当中,通过应用智慧监管系统,打造入境空箱“先期机检+称重监测+超重查验”,落实空箱船边直提政策,有效防控空箱监管风险,对码头作业实现无干扰,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空箱监管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一)打造入境空箱顺势无干扰监管模式
      将空箱监管过程嵌合到码头作业流程当中,查验过程不给码头增添任何负担。对入境空箱设置先期机检比例(目前设置空箱先期机检比例为 1%),空箱在卸船过程中完成先期机检,对于机检正常空箱按照快速验放指令正常放行出闸,对于机检异常空箱进行自动锁箱并进行开箱查验,不增加搬倒过程,不增加作业成本;桥吊卸箱过程中或者空箱出闸时,采信码头空箱称重数据,对空箱进行称重监测,不单独设立称重环节;超重集装箱空箱,在集装箱出闸时进行开箱查验,不单独设立查验区进行查验。青岛片区入境“先期机检+称重监测+超重查验”的顺势无干扰监管模式既实现了对入境空箱的严密监管,又避免了码头作业流程的改变,不需要增加查验区,避免了入境集装箱的查验搬倒过程,对码头作业形成了零干扰。
     (二)对空箱实施船边直提政策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年卸调拨空箱 200 多万箱,码头内堆存占用场地多,搬倒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原先的空箱作业流程为:船舶靠港前进行空箱申报,船舶抵港空箱卸船搬倒至前沿堆场,外理公司理货报告通过后,场站车辆抵港提箱。黄岛海关在入境空箱“先期机检+称重监测+超重查验”顺势无干扰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对国际调拨空箱及沿海调拨空箱给予快速验放指令,落实空箱船边直提政策。国际调拨空箱由船舶代理企业进行电子申报后,形成电子物流底账,船舶抵港后,船舶代理企业申请空箱快速验放;沿海调拨空箱由船代电子申报后直接给予放行指令。码头可 以提前根据船舶计划安排车辆入港提箱出港,船边直提空箱可以节省一次搬倒过程。
     (三)打造入境空箱电子化监管系统
      依托智慧监管系统,将入境空箱监管数据电子化,实现码头空箱信息与海关指令有效对接,保障各项监管政策落地生根。打造境内沿海调拨空箱作业电子化管理子系统,实现沿海调拨空箱数据电子化;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对接码头作业系统,入境空箱快速验放指令及先期机检指令自动传达至码头作业系统;入境空箱先期机检数据图像即时传输至智慧监管平台,实时对空箱先期机检图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锁箱查验;系统自动比对空箱称重信息与空箱净重,超重空箱自动形成预警信息;对接闸口视频监控系统,超重空箱在闸口开箱查验过程中拍摄视频,保证执法过程在阳光下 运行。
      三、实施成效
     (一)减少搬倒环节,有效降低码头物流成本
      黄岛口岸入境空箱业务量大,2020年国际调拨调入空箱约203万箱,占入境集装箱吞吐量的 40%左右。此前,入境空箱需要在码头卸船完毕理箱后进行空箱确报,黄岛海关根据确报空箱安排查验事项,码头在海关完成监管查验之后才能安排提箱出闸。新模式实施后,根据码头作业计划,有 1/3 空箱实施船边直提政策,减少了一次搬倒过程,每箱节省搬倒费用 45 元左右。2020 年,实施船边直提空箱约 67 万箱,节约搬倒费用近 3000 万元;2021年1-9月,实施船边直提59万箱,节省搬倒费用近2700万元。
      (二)减少滞港时间,加快集装箱的循环使用
      入境空箱业务量大,码头内堆存占用场地多,滞港空箱明显影响集装箱的循环使用。新模式实施后,入境空箱平均滞港时间减少 1.5 天,港区内集装箱拥堵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提高了集装箱循环使用效率。
     (三)强化空箱监管,打击空箱夹藏不法行为
      黄岛海关通过空箱“先期机检+称重监测+超重查验”监管模式,增加了设备查验的比率,有针对性地对超重空箱开箱查验,提高了监管效能。2020 年,共监管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国际入境空箱203 万箱,100%实施重量监测,实施先期机检 17716 箱,超重开箱查验8934 箱,查处空箱夹藏案例 19 起,查发涉危涉废案例 2 起。2021年1-9月,共监管国际调拨空箱约180万箱,100%实施重量监测,实施先期机检约1.8万箱,超重开箱查验6705箱,查处空箱夹藏案例21起,查发可疑夹藏危险品1例。
0票
6. “公平、透明、效率”,构建海运口岸集装箱智慧查检新模式
       一、背景目的
       为实现海关查验业务全程线上化操作,打造口岸智慧查验新模式,黄岛海关创新推出“云港通口岸智慧查验平台”,通过 API 接口服务方式与海关数据分中心、查验区生产系统、码头公司集装箱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实时交换,实现查验代理线上申请拖箱、申请查验、免单申请、线上支付、无纸化提箱及查验动态跟踪等功能。
      二、主要做法
     (一)整合关港业务,统一平台受理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海关、港口、查验代理等查验业务的相关方整合到同一平台,查验代理可通过平台手机 APP 线上进行预约、查询、缴费、提离等,避免了原来在港口调度、海关前台、客服中心等多窗口、单线程反复奔波。在线预约后,港口根据确认情况进行调箱,海关根据确认情况进行查验,统一了双方的工作频率和作业范围,实现了港口和海关的同频共振。
     (二)打通关港数据,提高作业效率
      新增对接接口10个,海关将细化指令等以接口方式推送港口,港口将生产系统中船期等信息推送海关,双方信息交互能力大大增强。打通双方信息流后,使海关查验环节与口岸物流链条有机融合,企业向海关申请查验后,海关和港口之间不再需要代理、货代从中协调,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双方自动化互动,提高码头作业效率。
      (三)设计有效规则,保障查验秩序公平公正
      系统利用规则对待查验货物进行自动排序,保证农产品、 AEO 高级认证企业货物优先查验,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查验秩序,避免“插队”“加塞”等情况。将查验环节状态全方位公开,提高查验环节可视化程度,查验派单状态通过手机推送实现实时提醒,全国首次实现过机状态和审图状态信息公开,将查验区调度、码头物流、海关查验等各部门物流信息汇总展示,确保进出口企业能够实时掌控物流状态,保证进出口企业知情权,规范口岸货代、查验代理市场。
      三、实施成效
      (一)实现农产品等特殊货物的优先查验
      根据运行规则,鲜活易腐农产品、 AEO 高级认证企业、出口赶船货物优先确认实施查验。鲜活易腐农产品平均查验时间为15.3小时,非农产品查验时间平均 22.4 小时,约 86%的出口农产品可以在 24 小时之内完成查验,出口非农产品 24 小时完成查验的占比约为 75%; AEO 高级认证企业平均查验时间 18.5 小时,非高级认证企业平均查验时间 20.8小时,特殊货物、特殊企业优先查验优势明显,确保了港口服务到位。
      (二)建立的查验申请确认规则得到公众认可
      目前云港通平台累计注册1027家查验、货运代理企业,车辆备案工作正在开展,自2020 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累计完成 7万余票 、15万余箱货物查验工作。2020 年底,黄岛海关对 105 家查验代理进行调研摸底,97.3%的受访人员认可云港通规则设计方式。
     (三)提升工作效率和监管效果
      将海关查验环节纳入整体物流以后,由查验申请信息、查验完成信息自动生成装箱、移箱指令,港务部门根据系统确认数据,充分利用晚上空隙时间集中背箱作业,确保次日待查集装箱全部到位。海关根据申请信息灵活调度人力资源,同时,系统可实现对超期未申请、超期未查验、超期挂起等单证的风险预警,有利于现场科室对违规企业“选人查验”、“定向查验”等行为的监督。
     (四)推动关港服务一体化
      云港通口岸智慧查验平台致力于提升青岛口岸外贸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将海关查验与港口物流有机融合,实现山东港口集团旗下各港口集团及内陆港的服务提升。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设窗口统一化、作业智能化、流程便捷化、资源共享化、信息整合化、服务标准化的海关、港口一体化服务门户。
0票
7. 提高验估作业质效实施放行后报关单集中验估作业模式
      一、背景目的
      验估作业是指为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等税收征管要素,而实施的验核进出口货物单证资料或报验状态,对涉税要素申报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估的行为。2017年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后,青岛海关采取了分散验估模式,各隶属海关均设置验估岗位。随着改革不断推进,风险防控效能不高、作业标准不统一、人力资源紧缺、企业获得感较低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提高验估作业质效、统一执法尺度,青岛海关2020年4月13日起,在烟台海关成立青岛海关事后验估中心(烟台),在辖区内7个业务现场开展集中验估试点。2021年3月8日扩大试点范围,统一处置烟台、威海地区7个隶属海关19个业务现场的放行后验估指令,有效提高验估工作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二、主要做法
     (一)调整职责划分,实施集约化管理。
       在全省率先打破了各隶属海关之间的职责界限,在烟台海关成立事后集中验估中心,统一负责接收、处置并反馈烟台、威海地区7个隶属海关19个业务现场的放行后验估指令,开展质疑、磋商、收集和验核有关单证资料等工作;其他海关业务现场仅保留验估联络员,负责与集中验估中心联系配合,协助集中验估中心完成验估作业。
      (二)建立规范机制,统一执法标准。
      设置验估作业专岗,制定《烟台海关事后集中验估作业操作规程》,从验估作业实施、验估作业处置、验估作业反馈等方面对作业流程进行严格规定,并建立应急联络处置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标准和尺度,实现验估标准统一、作业流程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执法结果统一。
    (三)搭建信息平台,提升作业效率。
     开发验估作业实时监控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临期自动提醒、作业成效实时展示、部门间联系单一键拟制、企业信息点击查询等功能,彻底解决验估作业超期办结、核查成效无法统计、部门间联系沟通效率低、验估作业质量不高、影响企业获得感的问题。
     (四)实施远程验估,拉近服务距离。
       为更好服务企业群众,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对异地企业采取电话、远程视频等方式开展质疑、磋商等工作,企业足不出户便可完成验估核查,验估作业效率平均提升2-5个工作日,既降低海关行政成本,提高监管效能,也大幅节约企业时间成本。
      三、实践成效
     (一)验估作业效率和成效实现双提升。
      通过建立健全验估中心工作机制,验估作业流程和标准更加统一,落实总署税管局参数指令要求更加规范高效。2021年3月8日扩大试点以来,验估中心事后验估补税3923万元,同比增长4.3倍,占关区同期补税额的63.4%;验估反馈及时率100%,有效率99%,同比分别增长10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平均作业时长较关区少6个工作日,退单率14.7%低于关区5个百分点,是关区事后验估反馈及时率最高、补税金额最大的验估现场,3个总署税管局对验估中心作业质量评价均为五星满分。
     (二)辖区整体风险防控效能逐步增强。
      一是打破单一现场验估的局限性,整体审价能力更强,对试点区域内进口混合芳烃、硫磺、沥青混合物等国际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5家企业,统一磋商补税317万元;二是统筹研判区域内税收风险,举一反三延伸税管局税收风险防控触角,在关区首次发现进口租赁钻井平台漏报保险费补税181.4万元,对某企业在2个口岸进口原油特殊关系影响成交价格补税1300万元,查发关区最大一起涉嫌伪造原产地证书案件,涉及3个业务现场7票报关单,案值9.98亿元,涉税7300万元;三是错位分工、优势互补,验估中心以“行业+商品”为单元开展风险防控,各业务现场以属地企业为单元实现协同防控,验估中心联合威海海关、荣成海关研判发现29家企业进口日韩小商品低瞒报价格风险,涉及报关单128票,货值173.2万美元,涉税142万元。
     (三)征管服务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集中验估有效解决各验估现场一人多岗、身兼数职导致作业质效不高的问题。目前已减少20个现场业务人员的事后验估工作量,充实加强属地纳税人管理工作,提升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收风险防控效能;试点区域7个海关已建立25家重点属地纳税企业底账,61家“双特”企业价格台账,“双特”补税863万元;避免企业多头跑腿情况,涉及多个现场的验估单证资料可在验估中心“一站式”提供,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如烟台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在改革后可节省时间人力成本60%;促进关税专家人才培养,目前验估中心有总署税收风险防控专家组、铜精矿审价小组、RCEP专班成员各1人,青关好师傅团队导师3人,税政调研成效和估价案例汇编入选量连续保持关区前列。
     (四)获得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可。
     《青岛海关集中验估提升贸易便利化》等多篇试点成效新闻稿件在海关总署门户网站、大众日报、半岛新闻等媒体重要版面刊发,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青岛海关隶属烟台海关实施集中验估作业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工作简报先后被青岛海关党建信息平台和海关总署政工办《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采用,成为关区首个被推荐参评全国海关“我为群众办实事百佳项目”的案例。相关改革经验获得地方政府高度认可,入选烟台市跨境贸易指标10大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并被推报为山东自贸试验片区创新成果案例,获省自贸调研组高度肯定。改革契合当前形势要求,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企业纳税合规性和可预期性明显增强,已实施事后验估的480家企业满意率达到99.58%。
0票
8. 开展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一、背景目的
      为有效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我国对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实施海关保护,即在对进出口货物查验时,如发现货物涉及在海关总署备案知识产权、收发货人不在合法使用人名单且无法排除侵权嫌疑的情况下,将按规定依职权采取保护措施,中止通关并通知权利人确认货物的知识产权状况。由于目前实施知识产权状况确认主要发生在货物通关过程,且部分货物确认程序复杂、耗时长,有时会导致正常货物通关延误。为此,烟台海关在全省率先开展并落地实施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预确认,大幅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二、主要做法
      改革前,进出口货物申报后,海关会下达查验指令,对于涉及知识产权的,查验关员要核实进出口货物相关授权情况,对于未列入合法使用人名单的进出口企业,进出口货物中止通关,现场查验关员将相关材料移交知识产权案件办理部门,案件办理岗经内部审批后制发《知识产权确权通知书》送达知识产权权利人,根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权利人收到通知书3个工作日内进行确权,即从查验查发到权利人确认,一般情况下需要一周时间,对出口货物延误船期,进口货物延迟收货,给收发货人带来经济损失,特别是出口货物,严重的还要面临索赔问题。
      改革后,对于企业信用状况为一般信用及以上且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自贸区内企业,在货物申报前,提前向海关申报相关合同等证明文书、情况说明、进出口目的国、计划进出口货物数量、进出口货物商标照片等基础材料和信息,海关对货物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初步审核,并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对涉及货物知识产权状况进行预确认。经确认为授权产品的,权利人可以将单票货物信息添加到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并备注有效期,通关过程中海关系统比对后自动放行;如果权利人未将进出口企业添加到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的,海关知识产权部门将进出口货物预确权情况及时反馈通关部门及查验部门,现场核实申报项目、实际货物知识产权状况与预确权相符后快速放行货物。
      海关通过通过以下措施进行知识产权预确认风险防控。前端企业信用管理,要求预确权申请企业信用资质达到一般认证以上,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中端预确权材料审查,包括相关合同等证明文书、情况说明、进出口目的国、计划进出口货物数量、进出口货物商标照片等基础材料和信息,并联系权利人进行确认;末端查验比对,对于高资质企业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按照5%-10%的比例进行布控,对于一般认证企业按照10%-20%进行布控,如果出现进出口侵权货物情形,对相关企业实行退出机制,终止其知识产权预确认的资格。
      三、实践成效
      烟台海关积极试点自贸区“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机制,已经为对外承包工程相关企业预确权品牌18个,包括中外知名品牌小天鹅、美的、格兰仕、澳柯玛、三角、壳牌、美孚、道达尔等,产品数量800余件,价值300余万元,涉及家电、润滑油、焊机配件等多类商品。一是实现进出口货物快速无障碍通关。改革前在通关过程中确认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一般需要3-5个工作日,造成对出口货物延误船期进口货物延迟收货,降低通关时效。改革后知识产权确权前置,通关过程快速无障碍;二是通过知识产权预确认维护收发货人及权利人双方合法权益。试点过程中烟台某物流公司向海关申请出口“壳牌”润滑油知识产权预确认,经联系权利人确认该批货物为假冒产品,该公司及时与供货方解除合同并终止通关程序,避免经济损失40万元,同时海关将有关制假售假信息及时通告权利人以便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0票
9. 开展“关保通”零成本通关新模式助力跨境贸易便利化
      一、背景目的
      从2015年7月开始,海关总署面向全国海关推出“先放后税、汇总缴税”通关便利化改革,信誉良好的进出口企业提供银行保函、现金保证金等有效海关税款担保后,进口货物可享受先放行,税款次月前五个工作日集中缴纳的优惠便利。但是,现金保证金挤占了企业流动资金,开立银行保函占用企业的授信额度或需提供充足的抵质押物,再加上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融资难、融资贵等因素困扰,中小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为破解快速通关诉求与流动资金占压、通关成本较高的矛盾,烟台海关在关税处指导和支持下,借助RCEP即将实施的重大战略机遇,首创了“关地联动、担保增信、基金分险”的关税保函担保通关便利化改革新模式(简称“关保通”),企业向银行申请关税保函,叠加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的保函担保,凭一张零成本的银行保函,进口货物就可以在全国各地海关都可享受到“先放后税、汇总缴税”和两步申报的通关便利。
      二、主要创新点和做法
     (一)关地联动,打破数据共享壁垒
      海关、自贸试验区、银行金融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相互给予数据支持,共享企业经营状况、信用等级、贸易情况等,烟台片区管委根据海关需求,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银行、税务等部门信用情况,并及时将企业搬迁、注销等信息变更情况推送至海关。海关根据烟台片区管委需求,提供企业信用等级、执法数据等。该模式串联起海关监管、信用评价、金融服务等环节,实现“关政银”信用信息数据融合共享,激活企业信用的金融属性。
     (二)担保增信,降低关税担保门槛
      按照“守法便利”“由企及物”的理念,充分利用海关进出口数据、企业纳税记录、海关资质认证等涉企信息,结合业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汇集的涉企政务数据,对海关一般认证及以上生产型企业开展综合信用评价,筛选确定纳入“关保通”业务支持范围的“白名单”企业,集中向合作银行、国有担保公司推送,由企业自主向银行、国有担保公司申请关税保函及关税保函担保。通过叠加海关、政府、银行信用信息,为企业提供政府担保增信等方式,无需占用企业银行授信额度,无需缴纳担保金,无需承担担保手续费,真正实现办理关税担保“零成本”。
     (三)信保基金,分担银行授信风险
      为推动企业、银行广泛参与“关保通”业务,确保企业最大化享受汇总征税便利,在企业信用评价的基础上,采取风险共担方式,一旦企业出现未按期缴纳关税及滞纳金情况时,代偿风险由原模式下银行单方承担变为政府、国有担保公司、银行机构三方按65%、15%、20%比例共担,最大限度降低银行授信风险。
     (四)联合处置,优化自贸信用环境
      为防范代偿风险,关政银建立联合评估、事中风险预警、事后处置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开展纳税信用评估、生产经营状况调查等工作,海关发现企业进出口贸易存在异常情况或依据《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规定,暂停企业信用管理措施的,及时向烟台片区管委发出预警。烟台片区管委发现企业财务状况异常或其他生产经营存在异常情形的,及时向海关预警,海关予以协助采取相关通关管理措施。企业一旦出现关税税款代偿,将被移出业务“白名单”,同时列入海关失信企业“灰名单”管理。
      三、实践成效
     (一)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现已有光大银行、浦发银行、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银行、日照银行等5家银行,与烟台自贸片区管委签订了“关保通”合作协议,梳理符合资质条件企业74家。以斗山机床(中国)有限公司为例,原先办理2000万关税保函,需要占用企业2000万元流动资金,并缴纳一定手续费,“关保通”实施后,企业办理关税保函实现零成本。据测算,每年可盘活烟台自贸片区企业16亿元现金流,节省企业资金占用成本超过500万元,降低进口货物口岸仓储、通关等经营成本1500余万元。
     (二)助力提高通关效率
      企业获得关税保函可进一步提升“两步申报”、“汇总征税”等海关优惠政策利用率,货物通关时,系统将自动扣减银行保函额度、自动完成货物放行,大幅节省企业通关时间和人力成本,货物通关时间压缩50%以上,有效缓解口岸货物积压,降低企业原材料库存压力。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该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合法诚信经营,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资信,积极加入海关认证资质名录,有利于推进海关进出口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在信用金融、信用自贸营商环境打造上,能够整合各方资源、打通涉企信用信息壁垒,将企业关税信用引入融资授信担保体系,引导企业重信用、守信用,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另外,在外贸企业招引方面也能够形成烟台自贸片区的比较优势。
0票
10. 助力跨境电商发展 畅通零售出口新通道
      一、背景目的
      当前,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一般出口( 9610模式)具有链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的优势,适用于企业对个人(B2C)出口,已逐渐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的主流模式。随着业务的推进,制约该模式进一步发展因素逐渐显现。一是跨境电商零售商品种类多、票数多、单票货物数量少,如果按照商品品名、材质等逐个核对商品税号,申报时效性较差。二是跨境电商存在“退货难”的问题,影响跨境电商体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主要做法
     (一)推广运用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新政策
      积极推广运用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新政策,召开2次跨境电商企业座谈会,设立跨境电商业务专职联络岗,收集企业的通关诉求,及时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推动跨境电商9610“简化申报”模式落地运行
      指导出口企业开通“简化申报”权限,推动跨境电商9610“简化申报”模式在青岛机场正式落地运行。优化审单、查验、放行等监管流程,提高跨境电商退货业务的通关时效。
     (三)提供个性化通关服务
      采取“5+2”、“白+黑”工作制,实施跨境电商货物优先审放查验,针对企业类型提供个性化通关服务,大幅提高跨境电商货物通关效率。
     (四)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流程
      利用新机场转场契机,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流程。出口货物运抵后,通过月台进行理货、分拣,已放行货物直接通过传送带进入机场货运安检通道,海关与安检共享过机图像,对问题快件进行检查。
      三、实践成效
      推广应用简化申报模式,今年共审放简化申报清单95941票,大幅降低企业申报成本。实现跨境电商退货当日申报当日放行,今年累计审放退货清单46票,货值5594美金,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通过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流程,把实货操作时间从转场前的1-2小时缩减到10-20分钟,大大优化了4240口岸的营商环境。
0票
11. 智慧监管促胶东机场国际货运高速发展
      一、背景目的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密空运现场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等物流监管流程,营造监管有序、重点突出、把控有力、内紧外松的良好通关环境,进一步减少通关环节、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速度,为青岛航空口岸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支持新机场国际货运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物流可视化辅助管理3D模型
      通过三维地图对监管货物的进、出、转、存实施全方位监管、实时动态展示,对超期未报关、超期存放滞港货物实时预警提示,实现货物在库内的三维堆存管理,物流流转的全过程追踪监控可视化监控。
     (二)智能卡口管理系统设置红外分离器、电子栏杆、车牌识别、车底扫描等设备
      海关物流平台接收智能卡口的采集信息,通过业务逻辑比对,实时向海关智能卡口管理系统反馈放行指令,对电子放行指令货物的100%覆盖,实现智能卡口的智慧化监管。
     (三)加大安全智能关锁在转关、短驳、在途监管全方位应用
      运用卫星定位、物联网传感设备等技术,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监控,进一步综合分析获取到的各类信息,加强物流监管分析能力,为海关后续监管决策提供支持,实现转关、短驳和在途监管全程无纸化和智能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卡口运行效率。
    (四)开发空运货物查验智能管理系统
      以电子签名为基础将原货主单位与查验被委托人之间的纸面查验委托进行了信息化,实现查验环节细化指令、查验电子委托、入场信息、查验结果在海关、查验平台、企业间共享,同时建立查验被委托人的黑名单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依据失信管理办法进行业务参与控制。实现空运现场对查验货物、查验平台、查验管理相对人的规范化、无纸化管理,提升查验作业效率。
      三、实践成效
      依托物流可视化辅助管理系统和智能卡口管理系统,详细记录了“配载单编号”、“配载车牌号”、 “过闸时间”等物流环节,对监管货物全方位监管、实时动态展示,实现了2分钟配载审核自动通过,10分钟内配载车辆卡口比对自动抬杆出区,同时搭配使用电子关锁设备监管的在途货物也能实现全程“无纸化、无人化”监管,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海关“智慧监管”红利。
0票
12. 突破欧盟贸易壁垒 助力中国花生出口产业发展
      一、背景目的
      欧盟是我国花生最大的出口市场,青岛大港海关辖区约占我国出口欧盟花生总量的80%。欧盟于2001年发布(EC)2001/466法规,规定了花生及制品黄曲霉毒素B1≤2μg/kg,黄曲霉毒素总量≤4μg/kg的限量。2002年2月4日,欧盟要求自当年9月1日起,中国出口欧盟花生必须批批进行官方抽样检验,并出具《健康证书》,欧盟在口岸对我国花生进行抽检,抽检率为10%;后又因2008年多次检出我国输欧花生黄曲霉毒素超标,2009年欧盟发布(EC)2009/1158号法规将我国输欧花生抽检率调高至20%,检测不合格将实施被退运、扣留或销毁等强制措施。受此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花生年出口量由2002年的23.5万吨,波动减少至2020年的5.9万吨。为促进我国花生出口欧盟贸易发展,作为我国出口欧盟花生的最大辖区,青岛大港海关多措并举推动欧盟取消对我国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官方检验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出口欧盟花生质量提升活动。
      成立出口花生协作组,结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要求制定《出口花生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手册》,研究出口欧盟花生的特殊要求,指导一线监管人员帮扶企业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控体系和HACCP体系。及时跟踪被欧盟通报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出口花生信息,认真核查分析超标原因,并指导企业整改到位。2020年,欧盟因黄曲霉毒素超标通报中国花生仅14批,较2008年169批通报大幅下降。
    (二)研究黄曲霉毒素产生规律。
      科研立项,研究花生在种植、收获、贮存、加工、运输等环节黄曲霉毒素污染规律,建立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模型。与欧盟官方AINIA实验室合作开展出口欧盟花生途中黄曲霉毒素产生规律研究,摸清运输途中的温、湿度情况,与港务部门合作抽查集装箱配载情况,提出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如要求企业贮存时应控制花生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最高不超过15℃)、相对湿度在70%以下;建议夏季出口欧盟花生水份含量不高于7.5%(aw<0.7)并将集装箱放置甲板以下。
     (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结合科研成果和企业生产工艺,海关研究制定“原料是基础、贮存是重点、挑选是关键、检测是验证”等一系列黄曲霉毒素控制措施,帮助企业最大程度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连续10余年开展花生产地普查工作,共对山东、河南、河北、吉林、辽宁等出口花生主产地进行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普查,样品达7000多个,指导企业从低风险产地收购花生原料。
     (四)加强与欧盟交涉。
      接待欧盟来华检查4次,认真评议欧盟检查情况的报告并反馈意见,其中对于欧盟合理的整改意见,及时整改落实,对于欧盟提出中方应研究运输途中黄曲霉毒素产生的问题,据理力争,推动欧盟出资与中方共同研究花生运输途中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规律。
      三、实践成效
      在各级海关的正确领导、指导下,在青岛大港海关的持续努力下,2021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修订法规,不再要求我国输欧盟花生及制品随附符合欧盟黄曲霉毒素限量要求的官方健康证书,并将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的边境官方强制检查频率由20%调整为10%。调研显示,上述政策调整后我国输欧花生整体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之前花生出口欧盟仅检测一个环节就需要5-6天,现在企业从申请出口到完成通关的整个过程仅需2天。据辖区出口花生企业测算,出口一个集装箱可节省成本500元左右。据统计,2021年5-7月青岛大港海关辖区对欧盟出口花生约1.5亿元,同比增长5.2%,比同期我国花生出口整体增速高9.5个百分点。
0票
13. 技术性贸易措施助推企业享受贸易便利化红利
      一、背景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关税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正逐渐弱化,而以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主的非关税贸易措施正为各国不断强化和应用,其复杂性、系统性的趋势日益明显,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壁垒形式。技术性贸易措施职责划入海关,使得新海关同时具备传统和新型贸易保护政策的手段,在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扩大,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民健康,保护国内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促进外贸出口,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大港海关充分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职能优势,加强风险预警、通报咨询、调查分析和规则解读,深化“一对一”专项摩擦应对,助力企业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风险,服务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工作机制。
      出台《青岛大港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办法》,成立青岛大港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专家组;建立青岛大港海关技贸措施企业联系点,并聘请资深企业专家共同参与通报评议和专项研究等工作;在青岛海关综合业务处支持下,积极参与同青岛市商务局、海尔共建家电评议基地工作。
     (二)积极开展通报评议。
      推广应用“六步评议法”(筛查—查询—对比—评议—预警—应对),积极参与各类国外通报会评和函评,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提出评议意见,维护广大出口企业利益;对重点国外通报组织专家跟踪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向有关企业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企业早了解、早准备、早应对。
     (三)深入开展影响调查分析。
      结合辖区战略发展情况,对辖区重点行业、重点出口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开展专题调查,从产业影响、出口国政策、技术措施表现形式等多个角度分析国外技术壁垒情况,编写调查报告。
      三、实践成效
     (一)特别贸易关注成果显著。
      2项特别贸易被总署采纳并关注提交到WTO例会讨论。其中,针对韩国多次修改法规并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欲将泡菜列为强制性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认证产品的情况,充分运用WTO规则协助总署与韩国开展多双边磋商协调,成功促成韩方推迟一年实施泡菜强制性HACCP认证,并将认证现场审核由原先韩方实施调整为我第三方认证机构代替实施,预计为我泡菜企业减少输韩认证费用逾1500万元,助力我每年20亿元泡菜出口韩国。
     (二)完成WTO/TBT-SPS通报评议任务130余项。
      其中,研究提报的哈萨克斯坦水产品通报评议意见被哈官方采纳,并据此取消针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禁令,这是我关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一项重大突破。
     (三)高质量完成年度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工作。
     完成企业数量多年位居全关区第一,并牵头完成全国及关区影响专项报告。
0票
14. 优化流程创新模式 倾力保障粮食进口
      一、背景目的
      今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受天气、码头接卸、存储能力等因素制约,国内主要粮食进口港口均不同程度出现进口粮食船舶滞港现象。青岛大港海关多措并举加快粮食疏运,保障加工企业生产,着力解决进口粮食滞港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强基础,扶持指定监管场地升级。
       指导经营企业对接卸泊位、粮食筒仓、技术用房等基础查验配套设施开展升级改造。2021年以来助推2个粮食指定监管场地扩建项目顺利通过青岛海关验收,增加7个粮食接卸泊位和24万吨粮食仓储设施,为保障粮食进口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流程,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作业,各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共同完成卫生检疫和植物检疫登临作业;二是综合考虑港口部门作业计划、进口企业需求以及天气、潮水等自然因素,科学研判,灵活采用靠泊检疫或锚地检疫措施,使港口作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三是对进境低风险粮食采取附条件提离方式提高口岸放行效率,大大减轻港口粮食暂存压力。
     (三)新模式,“散改集”疏港提速增效。
      创新开展进境粮食“散改集”疏港模式,对进境散装粮食灌装集装箱,并通过铁路运往目的地。该模式一是提高了装卸速度。仅青岛大港一个作业现场24小时可卸船灌箱1.4万吨,6.6万吨的大豆船不到5天即可全部“散改集”完毕,平均缩短通关、调运等手续的办理周期2天,为企业节省租船费用约20万。二是提高库场使用率和周转率。96平方米堆场可堆存700吨集装箱粮食,相比同面积传统货位374吨的堆存量,库场使用率提高87%;且“散改集”发运快速,库场周转率提高30%。三是降低检疫风险,在卸船或出罐过程中直接灌箱,全程不落地,基本做到全程无撒漏、零损耗,有效防止植物疫情扩散。四是便于海关监管,进境粮食通过铁路运往目的地,中途无法改变流向,可以有效防止粮食非法倒卖。
       三、实践成效
       2021年上半年,青岛大港海关连续监管进境粮食305.66万吨,货值21.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2 %和60.7 %,通关效率提升明显。2020年以来,仅青岛渤海农业发展公司就节约速遣费1800余万元。
0票
15. 畅通“中韩海上高速公路” 助力“甩挂运输”领跑全国
      一、背景目的
      “甩挂运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及《第一阶段议定书》约定的运输方式,是建设“中韩海上高速公路”的重要抓手。与传统集装箱运输方式相比,“甩挂运输”可减少港口装卸、吊装和集疏港环节,已成为精密仪器、半导体配件及大中型高精尖设备首选的物流方式。青岛通道依托青岛大港海关便捷高效监管以及青岛至韩国仁川双向滚装航线优势,已成为中韩陆海联运第一阶段“甩挂运输”物流模式在全国应用业务量最大、也是最便捷的通道。该监管方式在为企业大大缩减时间和物流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中韩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交流。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集疏港流程,加快口岸放行速度。
      在口岸进境环节,海关协同船公司、港口部门、运输企业、货运代理等多方无缝衔接,实现船到即卸、即卸即走。韩国挂车在中国牵引车的牵引下直接进入口岸监管作业场所内,海关放行后,无需再更换车辆,可直接驶往江苏、湖北、山西、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区目的地,真正实现了货物“门到门”快速运输。
     (二)创新海关监管措施,优化监管流程。
      海关参照进口集装箱监管模式对韩国挂车进行监管,与传统按“暂时进出口”模式监管相比,流程大大简化,等待时间大幅缩短。海关支持企业按“通关一体化”或“联运中转”转关进行申报,对“联运中转”转关模式,进一步优化监管,允许实施无牵引车状态下先行施封、即挂即放模式,再次缩短了口岸等待时间。下一步,该关将继续推动将“甩挂运输”与“船边直提”等海关政策叠加,产生1+1>2的效果,使中韩海上高速公路再次提速。
     (三)海关与交通运输部门联动,实现挂车出省通行。
      青岛大港海关积极宣讲海关监管政策,主动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和运营企业,将韩国挂车到交通运输部门备案。挂车备案后可享受国内车辆政策,海关放行后可实现全国自由通行,目前主要业务已通达山东、江苏、重庆、湖北、山西、湖南、北京、安徽、陕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实践成效
     (一)保证精密设备运输安全。
      中韩贸易或过境的很多货物属于高价值的精密仪器或者半导体配件,对运输过程的安全平稳性要求极高,通过“甩挂运输”加挂牵引车头后直达目的地,省去口岸三次吊装作业环节,运输安全性大大增加,避免了因吊装搬运造成碰撞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以海运价格跑出空运速度。
      “甩挂运输”可为每个集装箱省去三次口岸吊装作业和一次港口运输车辆的占用,大型设备甩挂运输也不再按散装货物收取海运费,大幅降低集疏港物流成本,每车可节省约500美元费用。同时大大降低货物滞港时间,货物加速提离,运输时间上比普通海运节省2-3天,使两地海港间物流快速联动,真正实现了以海运价格跑出空运速度。
     (三)货运量、辐射范围均居全国第一。
      中韩陆海联运青岛通道因多年来的顺畅运行已取得业界较好口碑,货运量持续增长。2021年1-7月,门到门全程“甩挂运输”货运量达到616TEU,同比增长50.2%,业务范围辐射全国10余个省份,货运量位居国内同类通道首位。
0票
16. 首创关地共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助力青岛市抢抓RCEP机遇
      一、背景目的
      RCEP涵盖了全球30%的人口、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对于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青岛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比重达到37%,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青岛大港海关与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是全国首个关地共建的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该中心的启用不仅是海关促进青岛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关地携手推进原产地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必将在全省、甚至全国形成示范效应,有力推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形成“政策洼地”,打造产业“高地”。
       二、主要做法
      (一)搭建合作平台,拓宽服务渠道。
      通过叠加地方政府资金、平台与海关专家、技术优势,打造青岛市RCEP等自贸协定实施的综合政务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充分享受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推动青岛市充分利用RCEP生效前的窗口期。同时将海关、税务、贸促、商法等相关类整合并精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实打实的为企业提供解决在RCEP经济活动中“疑难杂症”的增值服务。
     (二)破除辖区界限,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覆盖青岛市对RCEP成员国出口货物的原产地签证,破除青岛市各隶属海关辖区界限,优化签证人力资源配置,构建原产地证书“智能化自动审签+人工集中分类审签”模式,实现原产地签证的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统一区域原产地管理要求,提高签证质量和效率。同时开展关税政策咨询、原产地预审等前置性涉企服务,并为地方政府提供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等技术支持,有效助推青岛市抢抓RCEP签订机遇。
       三、实践成效
      (一)提升自贸协定实施的便利化水平。
       有效提高原产地证书审签效率,通过推广应用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原产地签证“零跑腿”办证的比重达到59%,“零等待”审核的比例达到69%。同时,一站式服务和多方面业务的叠加,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提升原产地管理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采用人工集中审签RCEP成员国出口货物的原产地证书的创新模式,可将原产地证书人工审签时长由原来半个工作日缩短至1小时以内。此外,原产地调查流程环节也由之前的3次压减至2次,原产地实地调查时长压缩30%以上,非实地的原产地调查100%实现非接触办理。
       审签中心启用后,央视《新闻联播》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强国中国海关强国号、青岛海关门户网站等平台,报道了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建设工作。
0票
17. “前港后厂”模式扶持企业发展
      一、背景目的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是国家重点氯碱企业、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企业PVC总产能达到80万顿每年,主要外贸进口化工产品液化乙烯。董家口港液体化工码头距离企业9.8公里,如何实现外贸运输船舶与企业园区罐区的快速对接,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
      董家口港海关针对企业难题,优化海关监管流程,实施董家口港“前港后厂”模式,从码头到园区管廊、船舱到罐体之间无缝对接,从空间和港口优势得到的“红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企业产品竞争力,企业产能和利润节节攀升,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化工产业链在董家口港区正加速形成。
      二、主要做法
      董家口港海关立足港口经济发展特色,主动创新,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提高通关和服务效能:
     (一)主动创新监管放行模式。为配合海湾集团“前港后厂”模式有效运行,董家口港海关主动创新散装液体化工品监管放行模式,针对乙烯等进口货物,在风险评估基础上,采用合格假定原则,由原来的实验室检测合格后允许放行卸船,改为取样后假定合格即允许卸船。
      (二)主动作为,优化检测、计量模式。由于董家口港区前期没有能承担液体化工检测的专业实验室,液体化工产品样品都要送到省实验中心,董家口港海关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将检测业务前移到港口一线,原本60公里的送检路程缩短为零距离,真正做到“即取即检、即送即检”。董家口港区海湾液体化工码头目前可进出口乙烯、二氯乙烷、烧碱、丙烯、苯、丙酮等14种液体化工产品,鉴定计量方法各不相同。海关鉴定人员在前期开发“容量计重通用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改进软件计算方法,编写了“容量计重手机软件”,有效提升了鉴定计量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三)着力提高通关时效。针对董家口港地理位置特点,海关关员勇于克服困难,践行口岸服务承诺,落实入境船舶零等待,着力压缩查验流程时长。
      三、实践成效
      海关支持的“前港后厂”模式带来企业实现外贸运输船舶与企业园区罐区的无缝对接和物流管廊效应,码头和企业罐区、仓储设施连成一体,使得企业原料、能源、产品能够安全、快速送达,工厂和港口实现一站式直通运输,新监管放行模式下每船货物平均节省近4个小时滞港时间,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约100万元。
0票
18. “智能审图+自动分拣”提升查验效率
       一、背景目的
      根据总署的部署要求,立足口岸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先期机检”顺势高效、“智能审图”精准即时的优势,优化机制、创新战法,大幅拓展海关“无感”检查覆盖面,有效提升监管针对性。积极探索深化智能审图在叠加国门生物安全检测等关检融合方面的应用,拓展智能审图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并结合实战不断优化先期机检作业模式,持续提升监管全流程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机制,推动多方联动。强化科技部门、业务职能部门、监管现场、同方威视公司等多方协作的“齿轮效应”,探索形成“合成作战、一体推进”工作法,定期收集解决现场应用问题,不断优化智能审图应用效果。目前,关区11台同方威视大型集装箱X光机检查设备和40台CT机检设备均已接入智能审图系统,实现对固体废物、农产品、工业品、建材等常见的690种特定商品的有效识别。组织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食品检验、商品检验等领域业务专家开展涉检业务研讨,探索通过智能审图实现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管控。加强与地方公安、邮政等单位的信息共享和监管互助,获取涉毒涉枪涉爆人员和包裹邮路等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智能审图实战化应用。
     (二)算法攻关,提升判图能力。开展智能审图算法二期攻关,建立“检出即制图、制图即优化、优  化即应用”的算法迭代模式,大幅提高智能审图有效识别商品种类数量,有效增强智能审图判图的准确性,降低系统误报率。疫情期间,根据监管现场需求迅速开展算法攻关,及时在关区CT机检设备部署“涉检疫苗等生物制剂”算法,部署次日即查获寄自德国的二类管制精神药品“咪达唑仑”注射液5支。同时,该关持续丰富同屏比对图库,对CT机过机图像进行人工初筛,经现场开箱验证后上传系统图库,截至目前已完成上传图像1.2万余张,新增可识别种类1760种,涵盖中韩海运快件商品种类的60%以上。
      (三)应用叠加,提高工作效能。开展CT机检设备智能审图叠加智能同屏比对试点,对“图像完整、申报规范”的快件实行“快速分析、读秒放行”,判图效率较人工作业提高80%以上。推进“智能审图+自动分拣”综合应用,实现智能识别、报警提示、自动下线,并将审图异常图像、申报信息和快件包裹相互关联,精准辅助人工查验,提高查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以该关隶属青岛邮局海关为例,目前进境邮件平均通关时限已由12小时压缩到2.2小时,邮政企业现场作业人员减少67%。此外,通过建立“事前数据筛查、事中专家复核、事后复盘研判”作业模式,现场业务关员与职能部门技术专家捆绑作业,总结形成“毒品剖面色差判图法”“枪支误报形状排除法”“智审、人工综合比对判别法”等工作方法,实现人机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查获率。
      三、实践成效
      2021年以来,该关在快邮现场实施CT机检设备智能审图180余万件,查获毒品、枪支零件、濒危物种及其制品258起。2021年3月1日,该关通过智能审图系统在寄自美国的邮件中查获冰毒210克,这是该关首次经由智能审图算法模型自动检测、自动标注“疑似毒品”结论查获的冰毒。
0票
19. 培育外贸新业态 即墨市场采购成绩亮眼
      一、背景目的
      为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外贸创新发展,2020年9月15日,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的函》,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正式获批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市场。2021年1月20日,青岛海关发布《青岛海关关于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公告》,山东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正式实施。
       二、主要做法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准入门槛低、出口通关快、增值税免征不退、允许多个主体收汇等政策优势,小批量交易行为可以在法律允许下顺利申报出口,充分满足了个体商户们的出口需求。山东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落地后,即墨海关多措并举,助推辖区市场采购新业态健康发展:
      (一)单证更简化。取消向海关提交采购人证件、交易原始单证等,实现随附单证清零。实行简化申报模式,将货值最大的前5种商品,按货值从高到低在出口报关单上逐项申报,其余商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每“章”价值最大商品的税号作为归并后的税号,价值、数量等相应归并,大大方便了种类繁杂的市场采购商品申报。
      (二)流程更优化。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出口的商品,可享受海关24小时全程电子通关、预约通关、快速验放等便利化举措。优先选择实施机检查验,实行非侵入式查验。对于简化申报的报关单,归并申报的商品项按“章”查验。
     (三)服务更细化。即墨海关设置咨询专线、发放市场采购办事指南等方式,对商户、贸易公司等市场主体开展“一对一”政策指导。配备市场采购咨询专员,企业可通过市场采购企业微信群、热线电话等,随时咨询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宣讲更深化。和商务、税务、外管、即墨市场采购贸易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政策宣讲团,先后赴青岛各区(市)和上合示范区等经济功能区举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策巡回宣讲活动,介绍配套政策,解读扶持措施,为中小微企业带来新的出口方式,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实践成效
      今年前7个月,即墨市场采购试点共出口货物18277票,货值破百亿元,市场备案主体775家,出口市场遍布160个国家和地区,克服了疫情影响下部分外贸企业传统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受阻的不利影响,发挥出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在应对疫情、开拓多元化市场方面的特殊作用。
0票
20. 启用“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促进贸易便利化
     一、背景目的
     上合示范区作为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区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企业创业兴业的聚集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先行区,始终肩扛先行先试,以制度创新推进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使命。胶州海关在优化营商环境、帮扶属地企业发展过程中了解到,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因缴纳关税保证金引起资金占压的问题,资金周转效率慢影响了货物通关速度。针对企业进出口通关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海关与上合示范区管委、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农商银行共同推出了“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相关进出口企业凭借青岛农商银行出具的“担保文书”就可享受“先放后缴,汇总纳税”的便利,实现货物正常通关,兼具创新性、规范性与便捷性。
     二、主要做法
    (一)精准把握,确定施策范围
     海关与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共同筛选出海关一般认证以上级别的进出口企业纳入“白名单”,“白名单”企业可向青岛农商银行提出申请,由银行向海关出具缴纳海关关税的担保文书,提供关税保函服务。企业获得“先放后缴,汇总纳税”的通关便利服务,于次月第5个工作日结束前完成上月应交税款的汇总电子支付。
      (二)完善流程,做好风险防控
      海关制定了详细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授信额度、叫停机制、 联系机制。关税保函额度不超过企业上年度全年海关税款的15%或企业上年度单月最高海关税款的110%,单户最高授信额度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该业务总授信额度不超过1亿元。上合示范区设立5000万元的关税担保风险补偿基金,专门用于海关税收风险补偿,最大限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实践成效
      一是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与传统方式相比,实施“先放后税”措施后,整个流程‘0手续费,0担保费,0保证金’,降低了融资成本,大大加速资金回笼周转,预计每年可为享惠企业产生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二是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与胶州海关“汇总征税”改革相结合,凭借银行担保,企业进口货物到港申报后可直接房型提货,事后每月汇总缴纳税款,实现了政策红利的双重叠加,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加快了货物通关速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拓宽战略合作领域,强化信贷资源支持,创新丰富金融产品,为实现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票
21. 首创“上合海铁通道”海关物流监管模式助力便利化通关
      一、背景目的
      上合示范区建立以来,陆海优质资源加速耦合互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为便利海关对实际货物以及对上合多式联运中心海关监管场所的监管,推出“上合海铁通道”海关物流监管模式,货物的信息从港口、铁路以及电子数据信息均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全流程记录,所有的通关手续均在胶州海关办理,通过“统筹管理”,在不影响便利化措施的前提下,较好的降低监管风险。
      二、主要做法
     (一)将港口搬到上合示范区家门口
      在青岛港与上合多式联运中心之间增设海铁联运专用闸口,优化联运货物进出港口的物流路径。将青岛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闸口与海关监管系统全面联网,整合海关、港口和铁路的信息资源,建立联运货物的移动底账,实现货物的快速移动。进口货物可以从青岛港直接运输至上合多式联运中心通关,出口货物运抵上合多式联运中心视同抵港。
     (二)实施便利化措施,量身打造通关作业环境
      认可铁路运输过境货物的商业封志并进一步降低封志验核比例,允许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开展过境货物的海运箱和铁路箱换装作业,降低企业用箱成本。针对出口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升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非侵入式检查使用效能,提升非侵入式查验比例,减少不必要的开箱掏箱,节省时间和费用同时加强对危险货物和辐射超标货物的安全管制,降低出口风险。
     (三)前置发送运抵信息
      赋予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口岸运抵报告发送功能,通过场站发送运抵报告,出口货物入区即入港。胶州海关提供通关一站式服务,使企业的报关、查验等通关手续均在本地完成,货物从上合多式联运中心运直接运至口岸码头,企业无需再到码头办理相关手续,节省了企业的通关时间和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三、实践成效
      “上合海铁通道”海关物流模式不仅实现了上合示范区铁路与港口、铁路场站与码头的互联互通,畅通了上合多式联运中心的物流通道,同时赋予上合多式联运中心更多的职能,更好的发挥了中欧班列作为港口的疏运纽带和内陆地区的物流拓展通道的作用,为上合示范区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促进上合示范区国际中转、国际物流、仓储等产业聚集发展打好了核心基础。
0票
22. 企业集团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自由流转为企业解难题
      一、背景目的
      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水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受疫情影响,美佳集团下属的出口寿司类产品加工企业面临订单不足的难题,相反主营出口商超产品的下属公司则产能紧张。2021年2月,海关总署将“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推广到全国,日照海关主动送政策上门,积极宣传推介该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手把手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
      二、主要做法
      日照海关支持山东美佳集团的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在同一集团内成员企业间自由流转,企业可灵活运用余料结转和深加工结转等方式,及时将产能紧张下属企业的保税原料调配至订单不足的下属企业统筹生产,实现了集团内产能合理分配,解决疫情期间企业订单失衡和集团内产能不均等问题。
      三、实践成效
      政策实施以来,山东美佳集团在内部分公司间结转原料41批次,1860吨,涉及货值2900余万元,节省采购及周转成本近300万元;内部外发加工原料20批次,1300吨,货值1885万元,节省了保证金占用320万元。
0票
23. “静默监管”为造船行业减负增效
      一、背景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加工贸易企业受国外订单取消等因素影响较大,造船行业建造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且部分船企因保税监管规定,常年有大量资金作为保证金质押而无法周转使用,同时海关也面临保税税款流失的风险。威海海关探索以模式创新和科技手段在不突破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实现“松绑减负”,为船舶行业量身打造“静默监管”,有效破解“既防范风险、又纾企解困”难题。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监管效能。运用地方大数据构建风险数据评估模型,汇集海关数据,对接企业数据,开展企业经营风险实时监控和分析评估,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用数据服务”的无感监管,达成对企业“数据监控、无事不扰”“数据预警、立即介入”的精准画像和靶向监管。
     (二)加强与地方合作。与地方财政、大数据部门开展联动合作,充分发挥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间的职能集约、职能优化和监管协同,实现“管得住、放得开、效率高、成本低”,获地方政府认可,“静默监管”作为支持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攻坚突破的措施之一。
      (三)强化理论研究。基于对船舶行业日常监管节点性风险的分析,确定3大类35项风险评估指标,与地方经济数据中心共同建立包含35项指标的风险评估模型。“静默监管”分析研究文章被总署《企业管理和稽查工作研究》第48期采用,课题文章已获青岛海关科研立项,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
      三、实践成效
     (一)有效防控风险。“静默监管”将原来对保税货物的监管转移到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关注,将对企业手账册执行情况的关注延伸至对企业经营整体风险的把控,实现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重心转移,监管覆盖度更广,监管内容更为合理,有效防范保税料件税款流失风险。
      (二)纾解企业困难。对评估状态为低风险的企业免征加工贸易风险类保证金,已为试点企业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免于征收保证9000余万元,释放更多资金用于生产。自2020年以来,试点企业顺利交付3艘高端客滚船,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09.7%,目前手持9艘订单,预计可持续到2025年。
      (三)优化营商环境。“静默监管”在有效监管的同时,减少对企业实地核查的频次,使企业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上,也降低企业行政性成本。对低风险企业无感式的监管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为诚信经营、运转正常的企业营造出“少打扰”的良好营商环境。
0票
24. “智慧旅检”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一、背景目的
      2020年国外新冠疫情的爆发,威海海关空港现场“外防输入”压力骤增,不仅仅现场防疫业务工作量大增,现场业务结束后大量纸质的申报单、流调表、图像、音频视频等档案资料都需要关员手工整理以备查找。一天工作下来,关员疲惫不堪,旅客通关效率也不高。新的问题面前,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科技创新应用已是摆在海关旅检工作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2020年威海海关在威海国际机场探索开展“智慧旅检”项目改革,通过“智慧卫生+先期机检”,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提升国际入境旅客“无感通关”体验和海关监管效能。在青岛海关卫生处、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下,威海海关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联合中云智慧科技公司,积极开展流程优化和功能拓展创新,充分发挥“一码通关”便捷优势,单名旅客通关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缩短至3分钟,大大提高了旅客通关效率。而在行李查验现场,也真正实现了既“通的快”又“查的准”的“无感通关”新体验。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智慧卫生”检疫系统,提高卫生检疫效能。一是应用智能红外测温系统,旅客通过刷取护照经过测温闸机,系统可自动记录该名旅客的个人基本信息、通关时间、体温及核辐射状态,疫情期间实现对旅客的通关信息的一键追溯;二是应用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辅助旅客完成健康申报,通过前置扫描实现旅客信息的快速绑定,通过数据比对算法实现健康申明卡快速审核;三是依托总署“旅客通关子系统卫生处置应用”和我关自行开发的智能远程审核系统,优化作业流程,升级软硬件设施,实现了远程登记分流、健康申明卡审核等“多岗合一”。
     (二)试点“先期机检”,提升旅检智能化作业水平。一是开展可行性分析,进一步明确X光机机检判图、RFID标签加贴、旅客与行李关联、布控查验等各环节实施要求,制定详细实施方案,争取机场集团1000多万元人民币项目投资,确保软硬件安装如期完成;二是实现系统持续优化,软硬件安装到位后,逐步改进和优化了包括拦截程序、布控页面显示及操作、判图时长、终端(pad)操作、掉标撕标等20余项问题,提升整套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三是优化监管流程,建立隐蔽、非侵入、顺势监管的作业机制,实现“隐形监管、无感通关”,同时做到监管全过程可回溯、可比对、可监控。实现对高风险旅客提前研判、对可疑行李提前锁定,做到精准拦截,行李无问题旅客免去排队、搬箱、过机等环节。
      三、实践成效
      “智慧旅检”启用后,在海关卫生检疫现场,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健康申报、申报审核、旅客流行病学调查、红外线自动测温、采样送检等入境卫生检疫各环节的数据共通共享,并建立本地化旅客通关数据库,做到入境旅客卫生检疫流程全面电子化;在行李查验现场,采用“先期机检”功能,托运行李在传送中同步完成过机检测,并配套建设人脸识别系统、无感通道系统等,对违法违规的旅客实施精准布控。“智慧旅检”改革将把原来2.5小时的通关时间缩短为1.2小时,效率提升超过50%,实现对威海入境人员联防联控闭环管理,为口岸实施“零疏漏、零延时、零感染”的“三个零”防控提供有力保障;且对行李物品建立隐蔽、非侵入、顺势监管的作业模式,既“通的快”又“查的准”,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接触、旅客无滞留”的“无感通关”新体验。
0票
25. 创新进口化妆品样品检验监管模式推动打造日韩商品集散地
      一、背景目的
      化妆品在首次进口前,应提供样品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对产品进行检验,以获得注册或备案。而检验所需样品进口时未取得注册或备案编号,因此企业多选择“带工”或邮寄方式携带化妆品样品入境,样品通关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监管风险。
      威海是青岛关区进口化妆品的重要口岸。经调研,威海口岸有意向进口化妆品新品种的企业有10家,涉及30多个品牌、1000余种产品。对此,威海海关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为导向,以简化手续、方便进口、有效监管为出发点,于2021年3月1日起进行进口化妆品样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试点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厘清部门职责。威海海关主管威海口岸进口化妆品样品的审核批准工作,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和调整相关检验检疫和监管方案。企业管理科、查检二科、驻机场办事处、驻海港办事处、驻文登办事处、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组织针对企业样品用途而进行的考核、备案、进口化妆品样品的申报、检验检疫、监督管理以及数据汇总与分析等工作。
     (二)优化申报程序。进出口企业或代理报关企业应按海关总署的要求对进口化妆品样品进行无纸化申报。除必要的单证外,企业应持有官方机构指定检测部门的相关证明原件、样品的试用和处置情况说明和非销售使用承诺书。
      进出口货样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或者进出口实行许可证件管理的商品,应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办理。进口无商业价值的货样准予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其他进出口货样一律照章征税。
      (三)强化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对申报资料符合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核对相关进口数量。样品数量在合理使用范围的,可免于检验。无法确定产品能够有效受控的,由该部门负责人上报威海海关、青岛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或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进行请示。
      三、实践成效
      进口化妆品样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试点工作实行后,首批样品已于3月31日顺利通关,从申报到进入公司仓库仅耗时1.5天,通关时间压缩50%。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化妆品检测用样品的渠道畅通,也降低了邮寄、“带工”等携带化妆品样品进境带来的监管风险。
0票
26. 创建联网集中审像分中心助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背景目的
      2020年1月13日,青岛海关联网集中审像中心威海分中心正式启用。威海审像分中心是青岛关区唯一一个设在隶属海关、专门服务单一地区口岸的集装箱本地化联网审像作业项目,主要解决出口货物查验作业与审像作业时间不匹配的问题。
      威海港对外航线具有“夕发朝至”“朝进夕出”的特点,货物一般18:00以后及港,但是青岛海关集中审像中心16:30不再进行审像作业,如果不能及时审像,需要查验作业的货物当日无法装运出口,影响出口通关效率。审像分中心设立以后,威海海关关员可随时进行联网审像,企业在威海口岸通关出口,不但不会因到货晚而产生滞港甩货风险,反而因各环节衔接紧密而大大增加了效率。
      二、主要做法
      集装箱本地化联网审像作业与海关总署集中审像、防范风险的理念存在一定差异,是我关经过反复论证,积极向青岛海关争取、量身定制、专门服务威海口岸的机检作业模式。以此实现黄岛审像中心工作时段以外大型X光机扫描图像均能在威海海关完成联网审像。
       一是缩短通关时间,提高港口竞争力。威海港与青岛港一体化发展后,威海港的进出口货运量大幅增加,这对海关监管及机检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关开展集装箱本地化联网审像作业,可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不受其他海关作业制约,总耗时缩减到半小时左右,节省80%,满足企业“当天来,当天走”的需求。确保查验集装箱审像“零待时”,进一步保障威海口岸正常出口货物当天放行通关,将对韩优势进一步释放、放大,吸引更多的外地货源自威海出境,增强口岸贸易活力。
       二是探索分析处置模式,提高径放比例。建立“先期机检图像+报关单数据+智能审图”分析处置模式,积累常见进出口货物图谱档案,掌握成像规律;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实行A+B+C管理,资深审图人员、独立审图人员、审图新手合理搭配,以老带新,关员能做到将低风险商品辨别出来,进而扩大径放商品范围、提高径放率。对口岸机检图像进行自主分析,提高单一低风险商品径放比例,通关时间可控制在15分钟以内;通过结合报关单据对机检图像进行实时对比分析,减少对生冷冻食品类等不宜掏箱货物的掏箱力度,缩短通关时间,同时排除申报货物品名在三种以下的集装箱夹藏风险。
      三是强化本地化审像优势,主动防控风险。组建审像与关税、综合处置、舱单管理、物流监控、查验相结合的拉网小分队,精准分析、研判机检图像、同步异常处置,实现监管闭环;强化舱单风险分析,在先期机检系统自动选箱的基础上,以商贸企业为监管重点,每日对舱单信息进行筛查,自主挑选高风险集装箱进行自主先期机检;强化本地化审像优势,结合我关口岸特点、报关数据、物流信息、情报等针对性抽箱,加强拼箱分拨货物即决式布控查验,做到精准查验,提高查验针对性,提高监管震慑力度。
      四是勇创新、做试点,打造“三最口岸”。联合二连浩特海关、东兴海关对过境货物实行H986图像比对,实行无侵入监管,为全国海关首位。威海审像分中心有效加快威海口岸物流速度,进一步提高威海口岸对周边地市口岸的比较优势,巩固威海对韩贸易“桥头堡”的重要地位,使威海“三最”口岸效率最高、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特色进一步放大。
      三、实践成效
      一是本地审像占比不断提高。2020年本地化审像1266票,本地化作业审像占比48.06%;2021年1-9月,本地联网审像796票,本地化联网审像占比60.35%,极大缩短了出口货物等待机检审图的时间;威海口岸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从2019年的1.94小时,压缩到2021年7月份的1.42小时。
      二是径放比例持续提升。经过风险分析,并借鉴总关审像中心的经验,对轮胎、石材、冷冻食品等品种单一、低风险商品实施径放。同时对AEO高级认证企业(如惠普、三角等)出口产品实施径放。2020年1月机检径放比例为5.56%,2021年7月机检径放比例为8.84%。目前,正在加强分析,结合智能审图记过,进一步提高径放比例。
      三是多方式结合震慑走私。实施先期机检专项行动,先期机检+联合研判+机动巡查多种方式结合、提高查获。2021年1-9月,H986机检集装箱13614自然箱,集装箱拉网检查4次,拼箱库拉网检查16次,实质查获异常报关单121票,进口查获率为4.7%,出口查获率为1.43%,有效震慑走私行为。
      四是依托四港联动、放大海上高速公路优势。高水平开放是“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效的通关速度是我市对外开放的亮点“名片”。在威海海关不断革新性工作下,威海口岸对韩区位优势进一步释放,吸引更多的外地货源自威海口岸通关,增强口岸贸易活力。吸引了3400多家省外企业在威海通关,货值占比73%,对韩进出口值占比85%。
       威海审像分中心为提升威海口岸核心竞争力、构建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新的重大推动力。
0票
27. 全流程电子化途中监管模式助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一、背景目的
       根据总署总关关于进一步加强途中监管的工作部署,威海海关结合本关实际,深入研判风险、综合精准施策,依托安全智能锁和卫星定位监控系统,构建以安全智能锁为核心、路场车人全流程电子化管控的全流程电子化物流监管新模式,以实现对“路、场、车、人”的多维度监控,进一步提升口岸监管效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路”线,优化制度建设。全面梳理辖区内跨场所货物流转模式,制定《威海海关全流程电子化途中运输监管方案》《威海海关辖区途中监管操作规程》,明确启运地、指运地职责及其作业流程,规范确定海港至跨快邮监管现场、海港至综保区、机场卡口至多模式监管中心间“点对点”运输路线,切实做到流程标准规范,轨迹可判可追踪。
     (二)武装“场”地,完善硬件建设。辖区内途中物流监管统一应用安全智能锁,推动场所卡口软硬件设施改造,在有条件的场地安装进出区卡口固定式安全智能锁读写设备。优化海港规划布局,大力推进青威集装箱码头场站与多式联运服务中心之间物理联通,减少社会道路运输比例。在空运场所内划定安全智能锁施加专用封闭区域,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接入海关监控指挥中心,全方位图像监控安全智能锁施解封作业。
     (三)升级“车”辆,创新监管手段。创新“外部高清视频+内部车载系统”交叉验证监管和“五点视频监控”模式,所有承运车辆实行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配备车载视频系统和卫星轨迹定位系统,对驾驶室、车顶、前段、右侧、箱门等五个重点位置进行实时监控。积极应用智慧监管海关安全智能锁卫星定位监控子系统,对车、锁两路轨迹信息开展比对验核。
     (四)优化“人”力,强化作业管理。创新优化人力资源使用,智能安全锁施封人员必须经过理论知识和岗前实操培训方能上岗。强化巡查抽核,视频抽核比例总体不低于20%、每天不少于2次,对安全智能锁的施封位置、施封状态、卫星定位信息等实地抽核总体不低于10%、每天不少于1次进行抽查,定期对视频图像进行阶段性复盘,查缺补漏,循环提升。
      三、实践成效
     (一)监管效能再提升。通过对智慧监管海关安全智能锁卫星定位监控子系统每日监控和预警核查,针对异常数据重点对行车轨迹、安全智能锁轨迹100%验核和交叉验证,实现途中监管实时化、全程化和信息化。截至目前,共施加安全智能锁办理途中监管7357余票,发现处置司机偏离规定行驶路线、长时间停车等异常情形11起。
     (二)经营管理再严密。通过规范承运企业和车辆管理,对辖区的运输经营、车辆管理、司机守法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共清理不符合监管要求的运输企业12家,注销监管车辆470辆。
     (三)营商环境再优化。安全智能锁结合门户式安全智能锁读写设备应用,实现了转关和在途监管 的“申报无纸化、审放自动化”,整体作业效率提升20%,提高了货物流转效率。

0票
28. 智能同屏比对系统释放快件监管效能
      一、背景目的
      今年1-6月份,威海海关共监管B类快件进口198.2万票,同比增长22.3%。两个作业场所共设有12条全自动分拣线,配备10名关员。现场审图关员需要长时间对机检图像进行人工识别,劳动强度高,问题识别率较低。该关为落实总关关于强化国际快件监管工作要求,不断规范快件运营企业行为,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快件监管工作中的应用。经学习借鉴其他海关经验,认为CT机智能同屏比对系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监管质量,于是率先在关区申请试点应用“智能审图同屏比对系统”,并获总署批复同意。该项工作从2020年10月开始,该关作为关区乃至全国唯一个隶属海关,与大连等9个直属海关的快件现场进行试点。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试点方案,分步完成系统安装。同口岸监管处、科技处一起拟定试点工作方案,成立青岛海关CT机智能审图试点工作小组。联系同方威视技术人员到场共10余次,按照《机检设备智能审图业务应用技术保障方案》要求开展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BMMQ服务器硬件和应用软件的准备、安装和调试工作。目前已完成两台CT线体智能同屏比对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对CT机防辐射铅帘对待改造,确保试点如期进行。
      (二)推进建模入库,丰富商品识别数据库。规范快件运营人数据申报,根据商品识别数据库要求,按照商品种类逐类规范申报信息和格式,提高识别准确率。加强与同方技术人员沟通交流,每周选取常见商品的多角度清晰图像,及时完成选图、测试识别有效性等工作。目前我关已完成上传图像1.3万余张,在总署前期试点海关建成的1370种商品识别库的基础上,新增可识别种类390种,涵盖威海现场全部海运快件商品的65%。
      (三)加强实际应用,联动辅助精准查验。邀请同方技术人员专题讲解智能同屏比对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判图处置工作流程。将CT智能同屏比对系统、智能审图系统、查验开包站等设备联动,发挥自动识别商品正面清单、禁限商品负面清单叠加效能,实现智能识别、报警提示、自动下线,并依托开包站将审图异常图像、申报信息与快件包裹关联,精准辅助人工查验。
      (四)强化成果运用,防控风险高效通关。依托CT智能同屏比对径放比率,综合商品品类、包装形态(存在特殊标记的高风险包裹)、查获记录、快件运营人信用、自动识别率等要素,对不同运营人、不同进口客户的提单商品进行“画像”。对“图像完整、申报规范”的低风险快件运营人申报进口的快件,由带班科长优先安排线体进行机检放行。对其他高风险包裹尽量安排CT机线体,并辅助采取身份验核、物流追踪、电话询问等方式,加强实际监管。
      三、实践成效
      系统应用后,实践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同屏比对系统可以综合快件报关单信息、机检图像、商品识别数据库三方数据,自动识别包裹内物品种类、品牌、规格、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现场审图关员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二是智能同屏比对系统对象牙等濒危物种制品、枪支、管制类刀具等部分负面清单的商品实现自动识别,并对禁限类物品自动报警下线转人工查验,从而可以筑牢国门安全防线。三是智能同屏比对系统可以对数量、品名等项目申报不实物品实现自动识别,从而可以辅助现场关员实现精准监管。
      1至6月份,威海海关依托两台CT机智能同屏比对共验放进口B类快件35万件,先后查发加拿大一枝花等外来入侵物种2起,查发夹藏无处方药品、化妆品少报多进等伪瞒报情事86起。
0票
29. 综合业务集成作业改革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背景目的
       为深入落实全面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释放关检融合业务改革活力,统一执法标准,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4月,威海海关将分布在4个办事处的5个综合业务现场整合为一个部门统一对外,实施“集成审单+分散监管”模式改革。通过改革建立一条闭合完整顺畅的海关监管链条,提升我关整体业务工作质量和协调配合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分步处置,厘清业务整合事权。开展深入调研,成立业务整合工作组,深入政府、口岸部门、进出口企业、综合业务现场进行可行性调研,开展业务基础数据分析,解决多现场统一授权问题,确保整合后业务运行高效、顺畅。厘清现场事权,按照“集中+分散”原则,明确进出口接单审核、税收征管、报关单修(撤)、查验异常处置、进出口报检审核等审单及综合业务,统一由整合后的综合业务部门集成办理,货物查验、物流管理、涉案货物暂扣等实货监管业务由原现场归口负责。分步实施推进,针对不同监管现场特点,以“按周推进、成熟一个整合一个”为原则,分步整合5个监管现场综合业务,探索实行“系统先期处置、单证后续移交”作业模式,提高查验异常处置业务办理效率,保证业务连续性。
     (二)部门协作、联防联控,提高风险防控效能。加强与职能部门联系配合,及时将审单过程中发现的风险转化为布控指令建议,提交至风险部门,实现报关单自动捕捉;联合内控部门,优化综合业务内部控制节点,运用HL2017平台对提前申报、结关、理单等环节制发处置单优化长效风险防控体系。推进与实货监管部门协同作业,联合开展进口韩国服装风险排查,加大验估、归类工作力度;通过HZ2011系统协调单,提前介入查验结果研判,实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强化与后续处置部门移交反馈协调机制,设立案件线索联络员,提高后续处置工作效率。
     (三)科学管理、推进改革,优化外部营商环境。梳理岗位职责,优化人员配置,细化梳理各岗位具体业务职责及工作量,完善加值班常态机制,科学调配岗位人员,统一发布加值班信息,提高通关效率,拓展口岸辐射范围。广泛宣讲政策,扩大改革成效,召开关企座谈会6次,建立综合业务整合关企交流群,及时发布业务办理流程,在线收集解答企业问题,宣传“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改革预期效应。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安排专人监控通关时间,对货物通关全流程开展环节分析、流程排查,逐一进行清淤疏堵,提高各环节作业效率,持续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
      三、实践成效
    (一)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推动压缩整体通关时间,2021年8月,威海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8.9小时、1.42小时,比去年同期均有压缩。二是全面提升通关改革成效,1-8月,两步申报报关单1.46万票,应用率同比增长1.52倍;8月份进、出口提前申报率分别为34.42%、48.72%,在关区百人以上海关处于前列。三是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吸引南京招商局油运股份有限公司进境修理运油船舶转内销,关区内首次办理外籍维修船舶废钢内销业务。四是加大口岸辐射范围,2021年1-8月份,在全国44个口岸进境、45个口岸出境的货物,选择在威海海关报关,比2020年底均有增长。
     (二)执法统一性进一步提升。一是单证要求和申报标准更加统一,从审计检查和自查看,我关5个监管现场未出现风险漂移,未出现漏监管证件问题。二是案件线索移交和处罚标准规范,1-7月,移交缉私案件线索2起,自主办理两简案件23起,受理修撤申请全部做到系统留痕、严格审批。
     (三)人力资源应用更加充分。一是人力资源优化,综合业务整合后由4个科作业改为1个科,更多 人员充实到实货监管岗位,全链条监管作业更加均衡,符合全面通关改革对隶属海关“查”“审”并重的要求。二是综合业务作业专业化,综合业务骨干汇聚,无论是从政策把握和作业技能均大幅提升,为后续的实货监管及核销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优化。审单与查验衔接更加紧密,1-7月综合业务科向4个事处反馈HZ2011系统协调单约200个,有效率100%,有效防控了进口韩国服装低价格和伪报归类风险,共审价15起,立案处罚2起。组织专人收集涉检和国家禁限商品信息,加强前审核和事后监控,弥补新一代通关作业系统准入参数功能不足的问题,有效防范安全准入风险。
0票
30. 创新保税油供船监管模式助龙口打造保税船用燃料油集散中心
       一、背景目的
      保税燃料油供应(以下简称“船供油”)是国际船舶服务的核心业务,能有效带动淡水食品供应、船员换班、船舶维修等一系列船舶服务业及油品现期货交易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龙口海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监管模式,提出集中申报、“两仓合一”等新业务模式,在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船供油”行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国产燃料油抢占世界供船市场。
      二、主要做法
     (一)主要创新点
      1.推进“两仓合一”业务改革。简化保税油品流转方式,将存储燃料油的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功能整合(简称“两仓合一”),保税油品无需再进行不同库区、不同储罐之间的物理倒罐结转作业,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运营费用和安全生产风险。
      2.推行两个“集中申报”。根据企业申请,在前期扎实做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允许国产燃料油入出口监管仓库“先入罐、后集中申报”,出库供船“先供船、后集中申报”,解决传统模式下的重量鉴定难题。
     (二)主要做法
      1.将存储燃料油的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功能整合,使存储燃料油的储罐同时具备两种功能,进一步简化供船用保税油流转环节,既减少了油罐配备和占用、有效提升油罐利用率,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2.针对燃料油批量少、入出库批次频繁的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出口燃油生产企业罐容紧张的情况,允许国产燃料油“先入罐、检验合格后集中申报”;出库供船“先供船、后集中申报”,解决传统模式下的重量鉴定难题,并实现国际航行船舶随靠随供。
      3.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完成新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设立、库容变更等审批事项,并开展周末节假日预约服务,保障低硫船用燃油业务顺利开展。
      4.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跨关区直供,保税仓库管理和口岸监管等相关岗位加强协调配合,有效减少燃料油在2个关区保税仓库间入出库流转及申报环节,扩大本地燃料油供船业务范围,助力企业将业务拓展至环渤海湾的辽宁、天津、河北等地区。
      三、实践成效
      开展保税油供船监管业务模式改革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供油企业、船舶代理及港口经营方均产生了良好反响,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企业管理成本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企业传统模式下运营的直接费用和每月多次倒罐产生的安全生产风险。预计全年可为企业节省直接费用约100万元,同时每万吨燃料油可节省流转环节时间约5小时。
     (二)保税燃料油业务量明显增长。2021年1-7月份,共计监管进入出口监管仓库燃料油79.7万吨,转关58.8万吨,供给国际航行船舶278艘次19.4万吨,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明显。目前,跨关区直供业务范围已拓展至河北、天津和辽宁等环渤海湾地区,龙口港已逐步成为中石化在环渤海湾地区的保税船用燃料油集散中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有效拉动船舶服务、物流运输、人员就业等领域发展。
0票
31. 精准施策 跟踪帮扶 快检快放促高粱进口
       一、背景目的
       山东振龙生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振龙酒精”)大批量出口酒精以来,对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年需求量由17万吨增加至30万吨,木薯干原料的品质难以适应高端客户需求,开发粮食类酒精成为当务之急。企业计划进口高粱作为生产原料,如何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审批,并快速完成高粱进口成为企业遇到的难题。海关了解到企业需求后,第一时间研究海关政策,自3月份起对“振龙酒精”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办理检疫审批,办理进境贮存库备案,在目的地工厂实施查验,缩短通关放行时间,为企业节约滞港费用。
       二、主要做法
      为迎接高粱的到来,龙口海关提前做好多门“功课”,派出2名业务骨干跟踪帮扶,第一时间对备案储存库进行了现场审核,帮扶企业完善进口粮食管理体系,签发了《进口粮食检疫初审联系单》,逐级申请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截止目前,申请配额4万吨。海关对进口高粱实施24小时预约、“边检边放”措施,在卸货过程中,检验检疫人员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对货物实施中、下层检验检疫,采取边卸边检、视频监管等便利化检验方式。加强对接卸、运输等过程的检疫监管,对于运离货物要求港口对发运车辆实施吹扫、加盖篷布苫盖,防止运输途中出现撒漏等意外情况,严防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
       三、实践成效
      进口高粱出品质优良外,兼具有成本优势,据估算,用进口高粱酿酒平均每吨节约成本200-300元,以年生产酒精1万吨计算,可节约成本约200余万元。“振龙酒精”自4月份以来累计进口44批次高粱,共22531.42吨,进口高粱通关放行时间比在口岸实施查验放行每批次缩短约5天时间,共节约滞港费用约150万元。
0票
32. 开展“龙腾行动”为民族产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一、背景目的
       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变,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既是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助推国内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切入点。但在贸易国家化的进程中,我国的自主品牌企业如中国重汽等也饱受侵权假冒的困扰,因为,加大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为进出口贸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显得更为重要。
      二、主要做法
      龙口海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署,聚焦汽车零配件、医疗物资、粉丝等商品,强化政策宣传,不定期开展送法上门活动,鼓励企业积极申请海关知识产权备案;坚持打促结合,开展“龙腾”专项行动,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对高风险侵权产品进行风险分析、布控和查验;加强部门间合作,与龙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加大与黄岛、烟台等口岸隶属海关的执法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开展知识产权企业调研,就定牌加工企业出口过程中的侵权风险进行提示。
      三、实践成效
     今年以来,龙口海关帮助一家出口企业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与黄岛、烟台合作查获侵犯中国重汽知识产权的驾驶室20台,涉案货值近50万美元,目前已移送地方公安部门办理,为近年来龙口口岸首次。
0票
33. 探索稽核查作业新模式 降低企业迎检成本
       一、背景目的
      为推动落实新海关各项业务改革,稽查部门推出“互联网+稽核查”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全面、快捷、便利的特点,使用网上核查、ERP系统、联合作业、采信第三方等模式,减少实地稽查对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影响,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提高稽核查效能。
       二、主要做法
      (一)使用腾讯会议、微信、邮箱等互联网工具,对企业实施非介入式核查,重点场所、关键环节的检查结果通过视频进行拍照记录,文书资料网上送达,减轻企业负担。
     (二)使用ERP系统自动对碰加工贸易库存数据,排除人工干预,提取数据更加准确快速,企业通过系统上传实时库存,消除提交纸质资料用时长、成本高的弊端。
     (三)与龙口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联合抽查,进一次门办多件事,有效降低多头检查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四)核查领域采信第三方报告作为等效性核查依据,减少对企业同类项目的重复检查。
      三、实践成效
      选取水果企业和水产企业分别开展网上核查和采信第三方报告,扩大认定结果的适用有效范围,通过非介入式检查将整体作业用时缩减60%;使用ERP系统对三家企业的加工贸易库存数据进行核实,通过指令实时传递数据,避免企业上门交资料;开展联合抽查7起,同步完成市场监管部门和海关检查项目。
0票
34. 因企施策建立属地纳税人个性化服务模式
       一、背景目的
      2021年以来,龙口海关切实强化履职担当意识,在“创新引领、协同治理、精准施策”的原则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符合辖区企业特点的属地纳税人管理实现路径和方法,选取辖区重点属地纳税人企业龙口香驰粮油有限公司因企施策,为企业量身定制人个性化管理服务措施,引导企业守法自律,并通过实施差别化管理服务,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该公司在龙口口岸主要进口大宗散货黄大豆,2020年进口贸易额15.37亿元,纳税额1.84亿元,采用进口时缴税模式,具有极大的财务成本压力。此外,企业采用期货模式定价,进口时往往未确定最终价格,且粮食类疏港压力大,存在极大产生滞期费的可能。通过深入属地纳税企业调研,结合其下游增值税需求低的特点,青岛海关关税处联合龙口海关“一企一策”,制定其进口大豆关税保证保险规范服务方案。
        二、主要做法
      (一)建好属地纳税人管理台账。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以及企业主动填报、海关数据分析、以及“企查查”APP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渠道,全方位收集该公司企业信用、纳税、商品属性、经营、融资等情况,丰富底账信息。
       (二)为企业建立个性化“一企一策”税收规范服务方案。
       据了解,该企业采用进口时缴税模式,但该企业进口产品大豆多为期货模式定价,进口时未确定最终价格,再加上粮食类疏港压力大,产生滞期费概率高,导致企业财务压力巨大。龙口海关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研判风险,在与企业签订纳税遵从协议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了进口大豆关税保证保险规范服务方案。
       关税保证保险具有保费成本低、办理手续简单、通关时效强的特点,结合该企业下游增值税需求低的特点,龙口海关推荐其使用关税保证保险进行税收担保,能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压力,首先联系三家保险公司与香驰公司对接,并做好业务沟通解释工作,为企业使用关税保证保险打好基础,然后确定一名关员为该企业属地纳税人企业联络专员(以下简称“联络员”),对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帮助企业确定最佳担保期限、担保金额,及时完成关税保证保险验核工作,提供通关放行便利,有效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为企业提供其他优惠便利措施。
       指导企业用好对美加征市场化排除政策,根据企业涉税主动披露事项和特殊关系价格风险,有针对性的进行滞期费、“双特”政策辅导,帮助企业开展自查、强化合规申报意识;结合银行每月提供的企业资信证明,掌握企业税款支付能力,动态调整关税保证保险担保适用额度。此外,龙口海关还协调港口扩建粮食接卸码头3个,新增粮食筒仓,实施靠泊检疫,压缩海关各部门处置时间,切实缓解粮食压港压力,联络员实时跟进企业结算情况,结算发票或滞期费发票一旦产生,及时进行结算,核销关税保证保险。
      三、实践成效
      截至目前,龙口海关已接受该公司关税保证保险担保54笔,金额3.02亿元,节省财务成本500多万元,为该企业提供对美加征关税排除从填报排除申请到申报通关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减免加征税款4.4亿元。
0票
35. 中日韩40小时快线提速进出口贸易
       一、背景目的
      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空运运力紧张,出口日韩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出现较为严重的订单交付期延长问题。同时,RCEP签署后,对日、对韩贸易迎来历史性的重要发展时机。荣成具备对日韩贸易的天然区位优势,是中国到韩国距离最近的城市。为解决空运运力紧张、订单无法交付等难题,抓住对日韩进出口的发展机遇,荣成市政府、荣成海关和石岛港共同研判,打通石岛-群山客滚班轮滚装运输+群山-釜山陆路卡车运输+釜山-大阪客滚班轮滚装运输的“海陆海”大通道,最大限度地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为时效性要求高、出口量大、希望节约物流成本的日韩进出口企业提供“最优解”。
      二、主要做法
     (一)“随船式”监管为航线发展奠定基础。
      韩国群山港受自然条件限制,每月潮汐情况会影响班轮靠港,低潮时需等待4个小时左右才能靠港,为保证货物能赶上“釜山—大阪”的二程船,石岛班轮必须在下午4点完成所有货物的装卸并离港。这就需要海关在更早的时间内完成所有货物的查验和放行。为此,荣成海关独创“随船式”监管,随着班轮的出发时间逐日制定加班计划,通关部门、查验部门、船管部门一体联动,为航线货物开辟绿色通道,利用午休时间实施加班查验、预约加急通关,全力保证货物放行和班轮出发时间。
     (二)政策叠加助通关提速。
     以“甩挂运输”为基础,使用“提前申报”、“先放行后改单”、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先放后检”等海关新措施,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保证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加大非侵入式检查力度,提升“智能审图”识别能力,配合“优先查验”、“收发货人免于到场查验”等措施,保证查验货物快速通关。
      三、实践成效
      中日韩陆海联运快线40小时联通中日韩三国,是全国唯一一条常态化运行的中日韩陆海联运通道。出口集装箱从石岛港通过客滚船运至韩国釜山港,晚上发船次日一早抵达,航程14小时,随后经公路转运到釜山港,运程4个小时,再从釜山港通过客滚船抵达日本大阪港,航程约20小时,全程运输时间40小时,比普通海运集装箱运输时间缩短24小时,费用仅为空运的1/3。该航线有效分流了空港货运量,承接了溢出货物,解决了日韩进出口企业对时效性的要求,弥补了空运和海运两种运输模式的空档,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受到出口服装、小电子电器企业的青睐。RCEP协定签署以来,该航线出口频繁爆舱,上半年出口4567集装箱,同比增长23.6%。得益于其速度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这条航线对日韩出口货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带动了当地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
0票
36. 6小时通关助力打造韩国进口鲜奶集结中心
       一、背景目的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韩国进口鲜奶成为受到消费者青睐的消费品之一,大型商超进口需求量逐年增长。但鲜奶产品存在着货架期短、保鲜保质要求高等问题,进口存在较大困难。荣成作为到韩国最近的城市,具有中韩班轮航线密集、夕发朝至等优势,是进口韩国鲜奶的首选口岸。为推动鲜奶进口,荣成海关深入企业、港口调研,提前在进口鲜奶领域落实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政策,对具备RCEP区域或缔约方原产资格的鲜奶,在海关正常工作时间内,相关货物已抵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并且企业已向海关完整提交放行所需信息的情况下,海关实行6小时内放行的便利措施(不包括海关需要对相关物品进行查验处理或者其他处置的情形)。该项措施明显提升了进口鲜奶通关速度,为进出口鲜奶品质提供了保证,为RCEP正式实施打牢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全链条压缩通关时间。荣成海关辖区所有进口鲜奶采用提前申报模式,货物未到港时,企业已完成申报,待货物到港后,非查验鲜奶最长30分钟内全部放行。荣成海关在查验现场设立鲜奶快速通关通道,鲜奶享受优先查验、收发货人免于到场查验等政策。受到港时间影响,鲜奶到港时间一般在中午10:30至12:00之间,该关对查验鲜奶实施预约加班、即到即查,保证查验正常鲜奶6小时内放行。
     (二)全方位释放改革红利。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对进口巴氏杀菌乳实施“检查放行+风险监测”监管模式改革试点,避免因等待检测结果导致的仓储费用增加和销售滞后。积极争取巴氏杀菌乳进口模式推广至韩国调制乳的试点资格,进一步扩大韩国乳品进口优势,对进口鲜奶叠加使用“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新改革措施,并依企业申请对鲜奶开展下厂查验,让鲜奶在最适宜的环境内查验,保证货物品质。
      三、实践效果
      鲜奶进口时间大幅缩短50%以上,进口鲜奶产品平均货架期延长30%,企业销售利润提高20%以上,鲜奶品质得到有效保证,提升了企业国内市场竞争力。韩国鲜奶进口量稳步增长,上半年自荣成口岸进口韩国鲜奶超过4400万元人民币、3774吨,占全国的90%以上,初步形成了韩国鲜奶进口集散地。
0票
37. 荣成冰鲜水产品2天“跑”完进口全程
       一、背景目的
      为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冰鲜水产品目前100%布控预防性检疫处理及取样送检(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且需要进入地方政府集中监管仓,整体进口时长增加明显,进口箱使费、滞港费、搬倒费等费用大幅增加。进口冰鲜水产品企业面临货物进口时间超长、产品保质保鲜难的困境。为在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冰鲜水产品提离速度,缩短进口时间,荣成海关迅速建设PCR实验室、优化通关、查验各环节,全力压缩通关时间,加速冰鲜水产品货物提离。
      二、主要做法
     (一)迅速建设PCR实验室。荣成市所辖两口岸是水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口岸,冷链货物是核酸检测的重点,为加快核酸检测速度,降低进口企业负担,荣成海关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筹资建设PCR实验室。2021年 1月5日,荣成海关PCR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该实验室总面积326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不混检情况下,可实现日检测1600份。实验室可完全承担荣成口岸所采样本核酸检测任务,核酸样本不必长途奔波专车送往威海,核酸检测时间由2-3天下降至半天。
      (二)各环节紧密衔接、通关时间一压到底。采用提前申报、预约通关模式,保证冰鲜水产品当日抵港,当日申报。查验环节实施优先查验、优先采样,配合收发货人免于到场查验等政策,采样排队时间不超过1天,检测时间不超过半天。畅通各环节衔接配合,核酸检测阴性后第一时间开展消毒,消毒作用时间后第一时间出具消毒报告并放行货物。
       三、实践成效
     (一)冰鲜水产品进出口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严格执行总署总关要求,对进口冰鲜水产品100%实施核酸检测、消毒等流程,对日本进口的冰鲜水产品按要求每批取样进行放射性检测。确保冰鲜水产品进口应检尽检。
      (二)冰鲜水产品进口时长大幅缩短。冰鲜水产品进口时长由检测初期的5天缩短至2天,保证了进口冰鲜水产品品质,提升了贸易型进口商进口热情,保证了市场供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产品加工企业原材料短缺问题。
0票
38. AEO“绿色通行证”助企业享惠多国贸易
      一、背景目的
      随着荣成市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全球贸易伙伴增加至166个。企业对贸易便利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国内海关享受通关便利的同时,希望在国外也能享受到通关便利。经认证的经营者(以下简称AEO)是世界各国海关对高信用企业的通称,目前我国和实现AEO互认的18个经济体、44个国家和地区海关相互给予等同的通关便利措施,被称为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荣成海关通过支持荣成市创建AEO示范市,积极培育AEO企业,助企业在多个国家通关享受贸易便利。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信用培育,不断增加认证企业数量。
      充分运用“海关进出口信用管理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以国家和地方重点扶持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新型贸易业态企业等为重点,建立本关信用培育企业名录,制定全年培育计划。通过线下实地调研、线上问卷调查、一对一辅导、情景式培训等形式,深入了解进出口企业对信用管理的理解盲区,进一步摸清底细,对症施策,提高培育质量。创新运用“广泛培育+集中培育+精准培育”的信用培育模式开展守法规范性培育和AEO认证培育,分层次、分步骤、有重点地增加认证企业数量,特别是生产型认证企业数量。
      (二)推动措施落实,让诚信企业享受更多通关便利。
      细化落实5大类23条《青岛海关认证企业便利措施》,在优先服务、优先办理、简化手续、减少频次、降低成本等方面为认证企业谋实事、出实招,让认证企业充分了解并用足、用好海关各项通关便利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AEO协调员制度,成立荣成海关企业协调员专家团队,打好“制度牌”“创新牌”“服务牌”“队伍牌”,及时解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收集与互认国家(地区)通关便利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AEO企业在互认国家通关中遇到的问题。推进关领导定点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各部门联动配合,及时为企业提供海关政策、法律法规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馈问题,涉及重大疑难问题及时向关领导报告。
     (三)加强新闻宣传,扩大AEO工作的社会影响。
      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各种媒体渠道以及“中国海关信用管理”微信平台等新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海关AEO制度、便利措施、实施成效、诚信典型案例的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对海关AEO制度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扩大海关AEO工作的社会影响。应用海关企业画像系统,加强对关区海关认证企业的动态监控、分析评估和分类指导,对信用评估分数在60分以下的认证企业,约谈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帮助企业从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确保认证企业规范守法运营;对于信用等级下调企业,开展“一对一”信用政策宣讲活动。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管理原则,积极开展信用联合惩戒和奖励机制,及时动态调整企业信用等级,并及时与市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确保客观反映企业真实诚信状况和守法水平,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
      三、实践成效
      年内正在培育的AEO认证企业9家,意向企业增加至34家。荣成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通关、保税仓储、退税、检测等外贸供应链服务,受益于AEO这张绿色“通行证”,吸引了26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在国内通关环节,累计帮扶办理加工贸易业务客户年免征缴保证金约人民币100万元,帮扶客户在两步申报环节节省保证金约1400万元,享受“非侵入”方式查验70余次,年减少负担20万元,享受预约通关,优先安排查验,大幅降低了进出口货物查验率、检验检疫抽批比例,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在国外通关环节,平均每个货柜可节省1-2天的通关时间,享受国外假期优先通关,以日本为例,每年可为客户节约400万元通关费用,缓解了客户资金压力,提高了平台口碑,吸引更多企业前来合作。
0票
39. 供应链监管助集团企业竞争力提升
      一、背景目的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加工贸易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海关对加工贸易现有的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加贸模式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削弱。现有的监管模式实行的单元化管理,保税料件的结转、串换、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的环节设立了严格的界定,这已不符合当今社会供应链精细分工、协作共赢的生产理念,集团内部企业由于同属子公司,期间料件流动更加频繁,加工、结转、串换等均需履行海关核批手续,制约了集团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利于加工贸易模式下某个行业的整体发展,使区域性的产业无法形成合力。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是单元监管向供应链监管的一个转变,使海关监管适应企业生产需求,在同一供应链的基础上,是企业间生产需求达最大效能。自2019年起,荣成海关在辖区选取2家集团企业实行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助企业在加工贸易领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二、主要做法
      荣成海关选取辖区龙头企业泰祥集团、好当家集团试点实施加工贸易监管改革。为2家集团企业指定关领导挂包,实时关注改革进展;配备专属海关专家1对1指导企业集团加工贸易多项新政策落地。集团成员企业进口的保税料件在做好相应记录后根据需求,可在备案的场所自主存放。保税料件可在集团内成员企业之间通过余料结转或深加工结转等方式进行流转使用。集团内成员企业在符合串换条件情况下,可以自主在保税料件之间、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进行串换。在开展外发加工业务不再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其中全部工序外发加工的,免于提供担保。同时成员企业间外发加工的成品、剩余料件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货物,可不运回本企业。
      三、实践成效
      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突破了以往单元合同管理下有关制度的限制,使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生产自由度极大的提高,对于成员企业间的互通有无起到促进作用,为企业的仓储、备案、出口等环节节省大量人力财力。辖区2家集团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适配政策后,集团供应链更加顺畅,海关手续进一步简化,内部管理更加明晰。截至目前,泰祥集团企业间余料结转1128万元,深加工结转184万元,料件内销15万元,节省资金占用、仓储调配等各类费用104万元。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获得2家集团企业的高度评价。
0票
40. 打造“包船出口”模式解决缺箱难题
      一、背景目的
      疫情以来,我国港口缺箱情况严重,国际航运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冷藏集装箱极为紧缺,出现“一箱难求”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荣成海关主动作为,指导出口企业、国际物流代理企业转换思路、共同研究,探索货物“包船出口”模式,着力解决企业出口“订箱难”问题。
      “包船出口”模式,是指由货主或其代理人不计装卸货物数量多少,按船舶舱容或载重吨计收运费的方式直接租赁散货船舶,运输货物出口的航运模式。此模式避开使用极为紧缺的集装箱船运输,转而使用运力充足的散货船出口,其优势在于船期计划可控,能确保货物正常上船;单港直达,航程不挂靠其他卸货港,能够确保交付时效;规避拥堵港口,对目的港港口硬件配置装卸要求不高,卸船作业无需使用集装箱桥吊,避开航线密集的大港口。尤其是冷藏货物包船出口业务,打破了以往冷藏货物出口使用集装箱的惯例,为国内首创。
      二、主要做法
     (一)多方联动,周密制定可行性方案
      荣成海关上门指导港口企业、物流货代企业,共同研讨散货船替代集装箱的可行方案,选择产品亟待出口的冷藏货物果汁生产企业作为试点,全流程指导业务开展。
     (二)政策叠加,缩短集港等待时间
       以视频监控智慧监管、提前申报、抵港直装、边运抵边装船等方式压缩货物装船作业环节,叠加实施加急通关和优先查验政策,全链条给予冷藏易腐货物通关便利,最大程度提高货物通关效率,缩短货物集港等待时间。
      (三)科技助力,高效完成装货船舶检疫通关
       制定专门的进出境运输工具检疫方案,使用移动检疫方舱安全高效完成来港装货船舶的检疫通关,保障出口运力,将货等船转变为船等货。
      三、实践成效
       9月17日,第二批6400吨果汁通过“包船出口”模式,由韩国籍冷藏运输船“永发”轮装载,成功由石岛港发往美国圣地亚哥港。解决了生产企业由于订箱难果汁产品积压、保质期内销售压力大的难题,受到企业高度评价。目前,“包船出口”业务已试点开展3批,受益企业进一步扩大,陕西省等黄河流域省份企业开始参与试点。下一步,荣成海关和相关企业将继续推广完善“包船出口”模式,探索为企业解决出口订箱困难的有效途径。
0票
41. “关企面对面-企业家高端访谈” 搭建双向沟通“桥”
       一、背景目的
       2020年,海关总署下发文件,要求企业协调员加大对AEO高级认证企业以及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的龙头企业的帮扶力度。根据规定,企业协调员必须由具备AEO认证资质的关员担任,随着AEO高级认证工作开展,济宁海关辖区内AEO高级认证企业已达10家,但济宁海关仅有8人具备AEO高级认证资质,并分散在不同的科室,从事不同的工作岗位,AEO企业的快速增长与协调员资质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现状形成了突出矛盾。为不折不扣落实总署、总关及新一届关党组下大力气帮扶、服务当地企业工作要求,破解企业协调员人力资源相对不足难题,济宁海关秉承“海关协调员走出去”和“企业管理员请进来”双向互动理念,于2021年3月底筹划创办“关企面对面-企业家高端访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定期邀请济宁海关辖区重点行业,特别是AEO认证企业的海关业务高级管理人员就海关最新政策、AEO认证惠企措施、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及通关疑难问题,以访谈的方式进行关企面对面交流。旨在弥补现行企业协调员制度之不足,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发展需求及愿景,快速反馈解决企业问题,助力辖区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实现关企互促共赢。
       二、主要做法
     (一)形式灵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酌情选择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开展面对面交流,既降低了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又增加了仪式感和贴切感。
     (二)定期举办。每季度举办一期,预先建立访谈目标企业库,根据海关最新政策及目标企业参与访谈意愿,确定参访企业,双方确定访谈议题及访谈方式。
     (三)海关主导。济宁海关指定一名关员作为访谈主持人,负责该期访谈的策划、联系、主持、追踪、反馈、归档等系列工作,访谈现场另外指派一名书记员,记录企业关心的问题,联系相关问题涉及的科室及岗位答复和解决企业问题,协助主持人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建立台账。
     (四)各科室协助。访谈期间,建立与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直通热线,解答访谈企业现场提出的问题,不能当场给出答复的,形成问题清单,限期反馈给访谈主持人,由主持人统一答复访谈企业。
     (五)建立反馈机制。建立企业纾困问题台账,制定追踪机制,实行挂号销账制度,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六)注重总结。以问题为导向,因企施策,及时归纳总结,提炼出最优做法,以便在整个行业内复制和推广。
     (七)着力宣传。充分利用“济关新语”、“青关好声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关企面对面活动的宣传,形成聚合反应,扩大海关政策宣传和为企纾困正向引导,实现良好社会效益。
       三、实践成效
      截至目前,济宁海关企业管理科共举办线上、线下“关企面对面”高端访谈各一次,其中以“AEO高级认证联合激励措施对企业的现实影响”为主题,邀请AEO高级认证企业胜代机械(山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德龙参加第一期线下访谈;以“AEO认证对济宁报关行业的影响”为主题,邀请AEO高级认证企业元智(济宁)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宝平及AEO一般认证企业济宁亚东报关有限公司海关业务总监杨恩章参与第二期线上访谈。两次访谈活动围绕既定议题深入探讨。两次访谈共收集企业提出的问题23条,现场解答16条,后期跟踪解决6条,形成问题清单上报青岛海关协调解决1条。从后期回访反馈情况来看,“关企面对面”高端访谈活动充分体现了海关各部门对辖区企业贴心服务、实心纾困、真心办事的优良传统,是济宁海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创新实践,更是企业得到充分尊重、收获满满获得感,关企实现合作共赢的鲜活案例。
0票
42. 创新实施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分类改革
      一、背景目的
      竹木草制品是济宁辖区传统优势出口农产品,属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出口有助于带动农村就业和促进乡村振兴。2020年,济宁出口竹木草制品3100批,货值4.9亿元。按现行规定,对出境植物产品的查验比例,由海关总署统一在查验系统(ECIQ系统)进行设定,竹木草制品一、二、三类企业出口产品的查验抽批率分别为0.15%、 3%、15%,隶属海关须按照查验系统的指令实施查验,即企业分类决定查验抽批率。济宁辖区竹木草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分类多为三类,抽中查验比例高,不利于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为此,济宁海关积极研究推进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分类改革,探索在产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升5家企业分类,降低查验抽批率,节省企业通关时间成本。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产品风险分析。按照要求,海关对出口竹木草制品需实施植物检疫,重点关注携带的有害生物等。通过对产品风险分析认为,济宁辖区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能采用防虫、防霉加工工艺,具有防虫、防霉处理设施,如热处理或熏蒸处理等,产品检疫风险较低,2019年以来无因检疫原因被国外通报批次,可在此风险分析基础上开展竹木草制品企业分类改革。
     (二)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一是主动开展优惠政策宣讲,及时跟进了解竹木草产业出口需求,精准施策。二是探索新型检疫监管模式,简化事前准入程序,设立济宁海关外勤查检中心(虚拟),扩大“双随机”评审范围,降低廉政风险,助力5家以上竹木草企业新获出口注册资质。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用统一执法标准规范企业加工现场,指导企业完善自检自控计划,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力争出口国外零通报、零退运。四是密切跟踪竹木草制品国外技术法规最新变化,及时宣传解读,指导企业采取应对措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提升出口竹木草行业管理水平,为提升企业分类打下坚实基础。
     (三)积极提升企业分类。竹木草制品企业分类是指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风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或原理运用情况、生产管理、自检自控能力、遵纪守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类,分为一、二、三类三个类别,由海关根据日常监管、年度监督管理检查等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出台《济宁海关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为济宁辖区中小型竹木草企业量身定制,统一企业分类执行标准,动态调整提升企业分类,降低查验抽批率,推进便捷通关,节省企业通关时间成本,减轻海关监管压力。
      三、实践成效
      通过全面衡量出境竹木草产品特性、贸易国别、日常检疫要求等因素,确定产品风险等级,并结合产品风险等级、信用状况、生产管理、自检自控能力、遵纪守法情况、出口量等因素,积极提升企业分类。2021年1-7月份,将辖区5家竹木草制品企业从三类企业提升为二类企业。通过提升企业分类,查验抽批率大幅下降,从15%下降至3%,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大幅降低。此外,济宁海关还积极推广“线上+线下”查验,进一步降低现场查验率,减少对企业生产影响,出口竹木草制品实现“即报即放”,济宁辖区竹木草制品出口同比大幅增长。今年1-7月份,济宁海关查检各类出口竹木草制品2733批次,金额4.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8%和48.1%。
0票
43. 多措扶持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
       一、背景目的
       跨境电商是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国际双循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企业竞争新优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每年保持20%增速,2020年交易额达到了1.69万亿,增长30%。跨境电商产业正在加速外贸创新发展进程,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的发展,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提升发展2020-2022行动计划》。2020年,济宁市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545亿元,完成服务进出口总额36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没有突破。济宁海关利用政策及信息优势,加大对跨境电商研究,宣传推动新业态的发展。
       基本思路为:根据目前济宁市现有的海关监管场所条件,首先推广跨境电商B2B(9710)5000元以上货物报关单申报出口模式。因其海关申报流程便利,且可以开展转关,最终实现济宁市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团队开展研究。组织骨干形成专班,加大跨境电商的政策信息研究,分析监管风险点;由分管领导带队于2020年底分别到青岛、烟台、威海、泰安等地开展调研学习;积极参与2021年度济宁市商务局在青岛举办的为期一周的跨境电商培训,和在场多部门专家和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
     (二)加大政策宣讲力度。2021年初陆续到任城区、高新区、兖州区、金乡和梁山等县区举办政策宣讲会,向地方政府530余家企业开展推介相关政策。利用电视台、报纸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介质对跨境电商政策进行宣贯。
      (三)开展重点企业培育。联合地方商务部门对重点企业实施全流程个性化培育,开辟跨境电商通关绿色通道,实施通关全流程指导。对工业产品企业和农产品企业分别选取试点企业进行一对一贴身指导帮扶。建立企业政策微信沟通群,配置骨干专家,7+24小时开展政策解答。
        三、实践成效
       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热情高涨,截至8月底跨境电商备案企业由年初的4家增至114家。4月28日第一家试点企业金矿机械设备(山东)有限公司以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模式在济宁现场通过一达通平台成功申报出口机械设备一批,该企业于6月18日已成功出口退税。同时第一家农产品试点企业金乡县宏添果蔬有限责任公司,在金乡县商务局的联合推动下,通过大龙网,于5月19日成功通关出口生姜一批,该类农产品不需退税。两家试点企业的成功,标志着自2020年9月1日青岛关区可以实施企业对企业跨境电商(9710)以来,济宁成功完成新业态的突破。截至8月底,济宁市农产品以跨境电商(9710)出口已达11批,产品有大蒜、保鲜姜和马铃薯,贸易国涉及越南和马来西亚,货值达27.7万美元。
0票
44. 优化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查检监管模式,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临沂海关深入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解决出口企业、行业、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助力老区传统产业出口,帮扶企业扩大出口、帮助老乡增加收入、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一、背景目的
       竹木草制品是沂蒙老区传统的大宗出口创汇产品,年出口额近30亿美元,从业人员超过100 万人,吸引外来务工人员30 余万人,带动物流总额1200 亿元。其中,人造胶合板产量占到全国的1/3,柳编制品出口量超全国60%,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长期以来,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富民兴市、促进就业的带动作用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因我国疫情控制稳定,复工复产秩序良好,全球订单向我国汇聚,出口企业订单持续爆满,出口数量大幅增加。此时,受企业运营成本逐年升高、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关税壁垒、集装箱短缺等因素影响,企业发展面临新问题,对海关把关服务有了新的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化零为整,推行查检联合作业,提高现场查检效率。突破业务岗位界限、人员科室界限,成立联合查检中心,统筹处理辖区查检、放行、签证等任务,集约安排关员、车辆,布控货物查检一天内完成,助力企业迅速出口,快速回笼资金,减轻资金压力。
     (二)推陈出新,创新业务查检手段,增加线上查检方式。通过风险分析,改变以往片面依靠现场查检的低效做法,在保证一定现场查检比例基础上,对出口竹木草制品施行线上远程视频查检,进一步提高查检效能。
     (三)去繁就简,优化注册登记/分类管理程序。文件审核申请材料,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实施现场评审。企业申报资料异常的,通过线上远程视频方式验证,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企业注册登记速度。
    (四)精准服务,宣讲帮扶企业,提升运行水平。主动搜集国外最新检疫要求、技术性贸易措施,深入产业聚集区开展政策宣讲,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编写宣讲微信,用通俗语言将国外最新要求广而告之,提高企业应对能力。
      三、实践成效
     (一)出口业务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帮助253家企业取得出口注册登记资质。1-8月份,检疫出口竹木草制品104.7亿元,同比增长39.32%,其中,木制品80.4亿元、同比增长38.5%,草柳制品24.3亿元、同比增长42.1%。
     (二)工作效能明显提升。与现场查验企业相比,线上查检企业可提前一天安排货物装运工作,同时,估计可节省查检路途时间约8000小时,查检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物流压力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联合作业、视频查检的工作模式,基本实现布控货物日报日结,属地查检时限大幅压缩,前三季度,临沂海关未发生企业投诉举报问题。
0票
45. 畅通道保障“齐鲁号”欧亚班列便利化通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运、空运等国际运输渠道大幅缩减,欧亚班列成为当前最重要的货物运输渠道。今年以来,受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影响,国际海运及空运班次数量有所下降,在海运积压、空运受阻情况下,中欧班列凭借着“装满即走”的组货拼箱模式,以1/3的海运时间、1/5的空运价格,在国际物流服务中充分显示出比较优势。同时,中欧班列实施国际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与海运、空运相比还具有疫情防控风险小的优势。因此,自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的运输通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背景目的
为确保“齐鲁号”欧亚班列稳定开行、缓解新冠疫情下海运、空运运力不足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临沂海关创新监管模式,为企业开行绿色通道,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实现欧亚班列逆势增长。
    二、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监管模式。临沂市为全省三大欧亚班列集结中心之一,但铁路海关监管场站尚未建成投入使用,不具备转关监管的条件,临沂海关全面落实海关总署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10项扶持措施,在疫情期间通过三级审批的方式实施区外施封作业,保障欧亚班列顺利运行。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为欧亚班列开辟业务办理专窗和绿色通道办理通关业务,一次办好转关手续,依法快速高效验放进出口货物,全力保障欧亚班列准点开行。
    三是加快推进海关监管场站建设。对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设置规范》要求,提出规划设计和硬软件设施方面的建议,拟定实现物流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动态管理海关监管作业电子数据系统,为全面实现“智慧监管”打下基础。
    四是推动临沂港与济铁物流园融合发展。“港站一体化”对发展多式联运、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临沂海关积极支持临沂港有限公司在济铁物流园设立集装箱场站,并提出鼓励市企双方开展多式联运经营,共同解决交通运输行业规则不相兼容、不同运输方式合同和商务规则各异、运单差别较大等问题,统筹国际国内运输资源及市场,探索延长多式联运产业链条,借助综合保税区、机场货运口岸临时开放,顺势发展市场采购、保税仓储、进博会、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
    三、实践成效
    前三季度,监管出口欧亚货运班列88列,货值34102.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1.58%和334.94%;进口欧亚货运班列20列,货值1878.3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65%和206.61%。中欧班列“有出有进”实现常态化运行,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0票
46. 创新监管助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业态融合发展
    2016年9月,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成功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为全国首家获批开展市场采购贸易的生产资料市场。市场采购贸易在临沂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生力军。2020年5月,临沂市成功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20年9月1日,首批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试点成功后,跨境电商业务在我市迅速升温,蓬勃发展。受新冠疫情影响,支持新业态发展成为畅通供应链、产业链,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的重要措施。
    一、背景目的
    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出口的货物中,小订单、小批量货物居多,两种贸易方式分别组柜装箱,经常会出现货柜浪费或者等待拼柜时间较长的问题,临沂海关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条件,实现两种贸易方式货物拼箱转关运输的新模式,全力助推 “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业态融合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是精准宣介,指导服务企业。与商务局、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商城管委会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组织召开5次政策解读业务培训会;通过微信群解答企业出口申报、订单上传、数据衔接等问题,及时向青岛海关、电子口岸反映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协调解决;当场办理跨境电商企业和海外仓海关注册备案;与国税局共同研究跨境电商B2B出口“无票免征、有票退税”政策如何实施,解决出口企业税收顾虑。
    二是深入调研,助力创新发展。深入分析商城在物流区位、运输成本、电商产业和人才聚集、国际贸易基础等多方面的优势,将“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发展作为近期重点课题进行了研究,结合临沂港内陆港的特点,探索转关方式拼箱“9710”、“9810”、“1039”三种贸易方式货物,探索“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B2B合作出海”新模式。通过叠加新业态的优势,进一步激发贸易主体活力,释放惠利政策红利,形成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全力以赴服务临沂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是增设监管中心,便利企业通关。多次向上级部门汇报在临沂港海关监管场站内设立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顺应临沂发挥商贸、物流、区位、成本优势发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该工作得到市政府大力支持,并给予场地建设专项财政补贴。2021年4月,场地顺利通过验收。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临沂港土地资源、节约建设成本,节省海关监管人力、提升监管效能,可以在临沂港区域内,同时开展现有的市场采购查验、转关等业务和“9610”零售进出口以及“9710”、“9810”企业对企业出口业务,极大的便利企业办理跨境电商进出口通关手续,有利于临沂港持续发挥外贸公共服务平台优势。
    三、实践成效
    2021年4月29日,成功实现了山东首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拼箱货物通关,大众日报在第二版要闻中报道,临沂电视台、临沂日报等市级媒体全面宣传改革成果。2021年8月15日,“打通跨境运输堵点推动外贸新业态高速高效发展”在山东卫视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前三季度,全市超150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9710”业务,带动临沂草柳编、木制品等特色产业发展。
0票
47. 开启市场采购通关一体化助力临沂外向型经济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1月28日,临沂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开通全国通关一体化,市场采购经营者在临沂海关申报,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在申报地或者商品实际离境地的海关办理查验、放行等手续。这一改革措施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压缩通关时间,避免了商品从仓储地运至采购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再运送至口岸的迂回运输,使得经营者出口成本更低、通关更便捷、获得感更强。
    一、背景目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促进贸易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海关总署专门组织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海关集中工作,重点解决一体化通关“简化申报”和“查验异常问题处置”等问题,研究制定新的《市场采购贸易海关监管操作规程》,建立全国采购地海关和出境地海关工作联系配合办法。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查分析,掌握市场需求。市商务局、海关、临沂商城管委会等部门对25家业务量较大的市场经营主体开展通关一体化需求调研,通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等形式,精准掌握市场采购经营者的出境口岸需求,其中对深圳、宁波、上海、连云港、天津等口岸货物的出口需求较大,预测开通全国通关一体化,可带来每年10亿美元的增长。
    (二)加强政策研究,做好宣传推广。市商务局、海关、临沂商城管委会针对通关一体化开展专题研讨,对可能面临的查验及后续处置等问题进行梳理,并研究如何提高规范申报率、打击侵权及不实贸易;临沂海关在全国集中工作会议上积极反映经营者需求和执行困难,参与青岛海关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积极宣传通关一体化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先行尝试,并反馈遇到的问题,为市场采购贸易全国通关一体化正式开通打下基础。
    (三)优化平台功能,实现健康发展。2020年12月31日,临沂市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二期上线运行,新增功能11项、优化功能6项,可实现融资服务功能、可在平台直接报关、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便捷查询;优化监管模块,可自动审核集装箱货值并进行价格预警;优化免税、收汇申报和数据统计。联网信息平台的优化升级不但提高了一站式便利化服务水平,而且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从源头上防范侵犯知识产权、出口假冒伪劣商品、不实贸易等风险,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三、实践成效
    (一)出口业务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市场采购申报报关单84396 票、人民币466.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14%和101.5%,出口额占临沂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0.8%。
    (二)充分挖掘国际市场的潜在需求。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践行了“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促进了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畅通、资金畅通、民心互通,连续向上的发展势头直接拉动了全省的外贸出口增长。前三季度,市场采购出口国家和地区共计186 个。其中,出口6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为27.69 亿美元,同比增长291.10%。出口额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为:韩国、美国、越南、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阿联酋、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
    (三)充分激发了外贸市场活力。前三季度,新增备案经营主体558 家,其中,新增备案商户54 家、代理商233 家、采购商271 家;累计达到3739 家。
0票
48. 优化强化企业资质信用管理力促地方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
    一、背景目的
    临沂市进出口企业数量排在青岛关区前列,海关备案进出口收发货人9698家,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325家,注册出口竹木草柳制品生产企业601家,另有备案种养殖基地近300个,出口花生、蔬菜、水果罐头、竹木草柳编制品等是临沂的优势特色产品。以上行业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畅通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渠道,极大地促进乡村和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关税壁垒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企业运营成本逐年升高,行业发展面临多种困难,新形势向海关提出了新课题。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临沂海关提高政治站位,把审批工作融入稳外贸促发展的大局,严格落实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报关企业审批改备案等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做到事前辅导,事中指导、事后告知,备案事宜当天受理当天备案;加大出口农产品企业注册文审力度,探索运行线上视频考核,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加大信用培育力度提高企业信用级别。积极推进关地合作备忘录措施落地,对沂水、平邑、莒南等县区企业开展AEO认证广泛培育、集中培育9次,惠及150多家企业;对3家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培育12次,加大AEO高级认证工作力度,积极推动高级认证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充分发挥企业协调员作用全力解决企业进出口难题。及时处理求助信息100多条,协调天津、济南等海关处理临沂万润、鼎福食品、永丰轮胎等公司出口报关难题;指导辖区首批水培蔬菜顺利出口韩国,帮扶2个供港澳蔬菜基地办理备案手续,实现了辖区供港蔬菜基地零的突破。
    (四)强化海关注册企业资质管理,防范企业违规经营。对15家异常信息企业开展了核对工作,将6家企业移入异常企业名录;核实198家市场监管部门注销企业信息并办理了海关注销手续;核查223家跨境电商企业、65个跨境电商交易平台、1个物流企业注册信息完整性和有效性,及时将交易网址无效、缺少工信部许可等问题报送总关处置,全力配合断链刨根专项行动扎实开展。
    三、实践成效
    (一)辖区出口优势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增强。前三季度,注册登记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加工企业285家,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66家,办理报关单位备案手续1614次,辖区出口企业规模更加壮大。
    (二)企业信用意识明显提高。临沂海关辖区AEO高级认证企业仅6家,通过大力宣传和培育,目前已有9家进出口企业表现出强烈的高级认证参与意愿,已经形成企业、地方政府、海关携手共建氛围,社会对AEO认证的认知度明显提高。
    (三)关企共建氛围更加浓厚。前三季度,办理行政审批事项279次,企业均给予了非常满意的评价,山东金胜粮油、鼎福食品等多家公司送来锦旗对海关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0票
49. 推广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快速发展
      一、背景目的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内最大的地炼企业,也是菏泽市最大的企业。菏泽海关通过调研了解到国外混兑原油的加工成本高、运费高,导致混兑调和原油进口价格较高,成为影响国内炼化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主要做法
      在青岛海关大力指导下,菏泽海关优化保税原油混兑通关作业流程,创新推出保税原油混兑“随卸随混”监管模式,加快输油入罐审批作业,提高保税油罐周转能力,提升保税原油混兑的作业量和贸易规模,构建全流程高效监管链条。建立保税原油混兑专用账册,简化申报手续加快验放速度,有效提高通关时效。围绕规范申报、完税价格审定等税收征管要素,结合原油的国际通行定价惯例及出特殊监管区域后是否销售等贸易实际,制订“一企一策”税收规范服务方案,建立属地纳税人底账并引导企业合规申报,有效提升财务成本的可预期性,切实防范税收风险,促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健康发展。目前菏泽海关已成为全省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量最大的现场。
      三、实践成效
      今年以来,菏泽海关积极复制推广保税原油混兑政策,推动保税原油混兑业务在山东润泽公用型保税仓库落地。据广泛调研了解,通过保税原油混兑,企业采购成本可降低约2.2元/吨、贸易商效益可提高约20元/吨,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菏泽海关共监管开展保税原油混兑业务量549.4万吨,货值24.6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青岛海关保税混兑原油进口量。
0票
50. “三步”蹚出政务服务“标准化+”新路径
      一、背景目的
      在“法治青关”示范创建活动中,青岛海关所属枣庄海关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标准化+”有效路径,通过“集约管理、事项赋码和主动服务”三大步,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软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集约管理,集中行权。116项行政执法领域内部核批均实现“一步作业”,压缩审批层级30%以上,较优化前节省审批时间40%……
      为了达成“一次办好”的目标,坚持做到“两个集中”,将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办理,将直接接触行政相对人的事权集中到办事大厅,涉企服务归口到一个部门,实现政务服务“一个窗口”办理。
持续推进政务服务“阳光办理”,强化事前事中公示,主动公开事项目录、流程图,公示经办部门、人员信息,编写服务指南,行政许可项目全部实现“一网通办”。
      注重开门办公、畅通沟通渠道。多措并举完善事后监督评价,聘请14名特约监督员,形成外部评价良性机制。
      (二)事项赋码,“码”上办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枣庄海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开展“码上办”服务模式,对5类4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码上办”,引导企业自主办理业务,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大厅办”“窗口办”向“网上办”“指尖办”的转变。
      为了搭建“码上办”服务平台,枣庄海关从清理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入手,对执法普法、政策解读、办事指引、服务网站等分类整理,编制目录清单,梳理形成“码”上普法、“码”上办事、“码”上认证、“码”上入网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逐项转化生成数字化二维码,集中推送辖区500余家企业,安排专人实时在线解答业务咨询、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不见面审批、零接触办公。
      枣庄海关不断完善“码上办”运行模式,擦亮“码上办”服务品牌,按照一事一“码”原则细化办理流程,行政相对人线上申请业务时,可以对照流程截图和操作提醒,简单明了完成自主申报。
     (三)主动服务,无阻便企。在枣庄海关的政务服务“无否决权”窗口,海关关员对企业业务咨询和办理需求一一答复。
     “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即政务审批服务窗口首问负责人员对于行政相对人提出的需求、诉求,不论是否属于自身的职责范围,都要给出合法、合理、合情的答复,对模糊事项必须经关里集体研究后统一、规范地答复,窗口行使否决权必须经过审核或批准的管理服务机制。
      通过推行政务服务“窗口无否决权”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遇到“不归我办”时转变为“告知谁办”,遇到“不能办”时转变为“怎么办”,遇到“不知咋办”时转变为“想办法办”。
      在该模式下,对不属于办理范围的事项,枣庄海关将告知企业具体承办部门、办理方法和路径。对不符合办理条件或申请材料不全的,告知行政相对人该事项的申请要素、补充内容和改进方法,积极采取帮办代办、现场指导等主动性服务措施。对于模糊空白领域,转为关内并行沟通请示机制,按照“窗口部门拟办、法制部门审查、单位集体研究、快速对外答复”的程序积极审慎办理。
      三、实践成效
      一是服务好不好,企业说了算,枣庄海关的行政审批事项满意度评价长期保持100%。
      二是“码上办”二维码30日内访问次数峰值达400余人次,通过“码”上调研采集企业复工复产问题100余条,行政审批申请全部实现“码上办”。
      三是通过“窗口无否决权”模式办理政务审批服务事项50余项次,广受企业好评。
0票
51. 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一窗受理”
      一、背景目的
      在国际贸易中,领事认证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根据本国的法律或规定要求中国外贸公司、出口企业提供的涉外商业文件或单据(如原产地证明书、商业发票、提单、装箱单、保险单、合同、营业执照等),经中国外交部和外国驻华使领馆办理认证的一项业务。我国对埃及、阿根廷等部分国家签发的大部分原产地证书须由其驻华使馆进行领事认证。按照原办理流程,企业在海关办理原产地证书后,再将证书正本和其他材料提交到贸促会代办领事认证。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推进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解决领事认证企业“两次跑腿”的问题,枣庄海关于2020年6月10在全国首次实现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一窗受理”。
      二、主要做法
      针对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企业“两次跑腿”的问题,通过前置材料提交和初审,在全国首次实现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一窗受理”。企业在向海关申办原产地证书的同时即可提交材料申请领事认证。海关初审通过后,将原产地证书正本及有关材料寄送贸促会部门代办领事认证,贸促会无需验核证书真伪即可受理代办,企业在一个窗口即可办理由两个部门负责的两项业务,代办领事认证的受理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一窗受理”不仅让企业少跑腿,而且也提高了领事认证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践成效
      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一窗受理”改革措施启动后,将原产地签证和代办领事认证两项业务由原先两个部门办理,转变为海关“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理全部手续。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提高了办理领事认证质量和效率,代办领事认证的受理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此项改革是全国首创。2020年6月10日,大众日报客户端以《全国首创!山东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一窗受理”正式启动》、中国山东网以《山东在全国首创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一窗受理”》进行报道。2020年6月12日,指动枣庄客户端以《枣庄海关率先在全国推出原产地证书领事认证“一窗受理”业务》进行报道。
0票
52. 多措并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一、背景目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枣庄海关以辖区内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行业性“痛点”,打出加快推动企业发展“组合拳”,着力搭平台、提效能、树品牌,实行一线窗口无否决权、政务服务“码上办”,实现事前宣传答疑、事中商议协调、事后服务保障的有机统一,扎实推进海关政务服务工作向高效化、便利化方向发展,助推外贸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线上办理提质效。一是分类梳理,搭建“码上办”服务平台。从清理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入手,组织业务骨干优化工作方案,对执法普法、政策解读、办事指引、服务网站等分类整理,编制目录清单,梳理形成“码”上普法、“码”上办事、“码”上认证、“码”上入网、“码”上时事5大类48项“码上办”政务服务事项,逐项转化生成数字化二维码,集中推送辖区500余家企业,安排专人实时在线解答业务咨询、受理审批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零接触办公。
      二是细化流程,提升“码上办”服务效能。按照一事一“码”原则细化办理流程,行政相对人线上申请业务时,可以对照流程截图和操作提醒,简单明了完成自主申报。用户扫码进入后,在页面上端加载消息提醒,方便企业切换办公终端,减少等待和无效操作,提升“一次办好”比例。同时,将48项二维码进行二次整合转码,行政相对人只需要保存一个二维码,即可获取全部“码上办”内容,实现一键存档和便捷传阅,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三是宣传推广,打造“码上办”服务品牌。通过大厅展板、公示栏、自媒体、微信群、邮箱自动回复等手段,宣传推广“码上办”平台,针对地方工商、商务部门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等重点单位点对点推送;同时,积极向关区其他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并对后台数据进行动态维护,不断完善“码上办”运行模式。
     (二)无否决权暖企心。一是主动告知办事信息,由“不归我办”转为“告知谁办”。对不属于海关办理范围的事项告知具体承办部门、办理方法和路径。主动提供海关周边政务服务事项信息,方便企业群众查询。与枣庄市市场监管局、贸促会建立合作机制,在互享办事政策、畅通流转渠道等方面实现高效对接。
      二是主动提供改进建议,由“这不能办”转为“要怎么办”。对不符合办理条件或申请材料不全的,告知行政相对人申请要素、补充内容和改进方法。
      三是主动探索实现路径,由“不知咋办”转为“想办法办”。对没有直接依据标准的情况,按照“窗口部门拟办、法制部门审查、单位集体研究、快速对外答复”的四步工作法办理。
      三、实践成效
      近年来,枣庄海关强化服务意识,始终坚持真情做好服务,助力辖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
      线上办理实施以来,企业现场办理业务次数大幅下降,“码上办”二维码30日内最高访问次数达500余次。今年1-7月份,全市新增外贸企业备案206家。海关企业备案线上申报比例达87%,有关做法被总署门户网站、大众日报等平台报道。
      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倒逼一线关员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提供了更方便顺畅、和谐高效的办事环境,营造了亲情的关企氛围。至今,通过“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办理政务审批服务事项60余次,企业对海关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至100%,该模式广受企业好评。
0票
53. 快速备案加快企业食品原料出口步伐
      一、背景目的
      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许可事项。为激活食品原料出口,海关将原来的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行政许可改为备案,对于符合要求的种植场给予快速验核,通过无纸化办公,实现简便办理,极速提升效率。
       二、主要做法
       为促进辖区企业适应国际大循环产业链的需求,保障企业抢占国际市场,推动莱州当期农产品出口,莱州海关针对出口食品企业注册,安排专人负责,现场了解种植情况,对农业投入品控制、疫情疫病监测、溯源记录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快速审核,同时简化备案流程,提高备案审批效率,尽快完成实地考核,为企业扩大基地规模实现货物快速出口提供政策、人力、时间保障。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他们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依托地理标志保护、原产地优惠等政策,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就业、农民增收”。
      三、实践成效
      山东韩龙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科技农业产业化科研、开发、经营的企业,公司依托国家和山东科研所培育适合本地区的辣椒品种,免费向农户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定向收购辣椒加工出口。
      “目前,公司已与国外泡菜加工公司及辣椒深加工企业签订常年辣椒供应合同,产品同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很大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公司总经理唐江辉介绍,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国外客户的青睐及订单的大幅增加,企业原有的种植基地难以满足国际大循环市场供应链的需求,扩大基地规模的愿望十分迫切。
      在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莱州海关现场了解种植情况,对农业投入品控制、疫情疫病监测、溯源记录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快速审核,同时简化备案流程,提高备案审批效率,为企业扩大出口辣椒种植基地规模提供了坚实保障。
       1-7月,山东韩龙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167.6万元,实现发现新突破。
0票
54. “长岛速通”,打造“不进岛”快速查验模式
      一、背景目的
      长岛与蓬莱一水之隔,一直以来交通都是制约查验效率的重要因素,平时查验人员往返长岛查验需耗时近3个小时。疫情防控期间轮渡船次少、时间不定,企业现场目的地查验面临岛内货等人、乘船感染风险大、往返时间长等诸多问题。蓬莱海关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岛产品特点,打造了单证审核前置、目的地查验现场前移的“不进岛”快速查验模式,实现了长岛产品“速通”。
      二、主要做法
      清晨6点,蓬莱海关查验关员已早早来到蓬莱港客运站,等待长岛进口集装箱的到来。他们要在这里完成一批进口货物的目的地查验,让集装箱能够顺利乘当日的第一班轮渡进港。这是疫情防控期间,蓬莱海关为长岛企业量身打造的“速通”模式。
      一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岛进口产品特点,打造了单证审核前置、目的地查验现场前移的“不进岛”快速查验模式,实现了长岛进口产品“速通”。二是通过事前预约,企业提前将货物运抵计划及相关单证资料以邮件、平台等形式发送海关,实现单证审核前置,有效缩短现场查验时间。三是海关将目的地查验地点由原来的企业前移至蓬莱港客运站,实现查验现场前移,降低疫情风险。同时经过风险分析,海关将查验时间定在清晨,保证温度和现场环境条件满足产品质量安全需要。
      三、实践成效
      目前,蓬莱海关已通过此模式完成了96吨、货值22.6万美元长岛进口产品的目的地查验工作。企业无需陪同,减少疫情接触风险,节省企业时间,并且不用出岛,企业即可通关放行并收到蓬莱海关出具的相关证书。
0票
55. 多种宣传方式提升“两步申报”应用率
      一、背景目的
      “两步申报”是海关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为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出的一项重要通关改革措施,海阳海关辖区内多数企业对该项政策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符合“两步申报”条件的企业仍采用传统通关模式,而导致无法有效释放改革红利、提高通关效率。海阳海关将持续推进业务改革,加强政策宣讲力度,拓宽“两步申报”适用范围,全力助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建设。
       二、主要做法
      1.在业务微信群向企业宣传介绍“两步申报”报关模式,建立“两步申报”专用窗口。
      2.举办政策宣讲会、重点企业座谈会,借助各种类型载体宣传“两步申报”通关模式。
      3.对辖区内“两步申报”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就“两步申报”等方面进行培训,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持续沟通关注并深入企业进行回访。
      三、实践成效
      1-6月海阳海关“两步申报”应用率79.49%,位列关区第一。
0票
56. “一保通”税款创新担保模式
      一、背景目的
      “海关一保通”是青岛海关为推进自贸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自贸区内企业建立全新物流模式,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而推出的一项全新惠企措施。
      该创新措施是2021年4月推出,是青岛海关为自贸区企业量身打造的一种创新担保模式。“一保通”允许企业将出区货物的汇总征税担保直接用于区内分送集报业务的风险保证金担保,从而将汇总征税和分送集报两项海关通关优惠措施有机结合,为企业构建新型通关模式,有效提升企业通关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二、主要做法
      过去海尔集团旗下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电子元器件,需要先在境外集货,然后根据国内生产需求,从国外仓通过空运方式一般贸易进口后运到家电生产企业使用。整个进口流程需要花费1到2周时间。由于进口时间长,为了保证生产不中断,海尔还要在本地进行相应的库存备货。去年疫情发生后,进境货机班次减少,元件进口周期经常要超过一个月,不仅供货效率降低,备货和仓储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
      青岛海关在了解上述情况后,主动派员与日日顺公司进行对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推出了“一保通”担保创新,并围绕
     “一保通”,为海尔制定了“汇总征税+分送集报”的新型通关模式。
      在新模式下,海尔在青岛自贸区内建立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保税仓库,国外供应商先把进口电子元器件存入区内保税仓,海尔本地工厂需要使用进口电子元器件时,可以使用分送集报方式,无需向海关报关,直接从保税仓库多批次提货出区,每月集中向海关申报一次即可。这样供货周期基本可以缩减到一天以内,同时实现进口货物即用即提“零库存”。每月集中向海关申报时,申报出区货物使用汇总征税方式缴纳税款,企业每月“一次申报、一次缴税”即可完成所有出区货物的通关手续。
      “一保通”允许海尔将汇总征税担保直接用于分送集报风险担保金担保,相当于一份保函同时办理两项业务。据海尔测算,使用“汇总征税+分送集报”“海关一保通”创新模式,原材料自海关进口供货周期可缩短90%以上,库存费、运输费、担保费等费用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约1500万元。
      三、实践成效
      目前改革效果还在逐步显现中。
0票
57. 在胶东国际机场口岸试点候机楼内公共场所“大许可小备案”管理模式
      一、背景目的
      当前我国“放管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为了在国境口岸深入探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海关监管效能,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经济社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青岛海关卫生检疫处经过调研,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优化国境口岸候机楼和候船厅内公共场所实施“大许可小备案”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关探究,并于2021年5月下发了《青岛海关卫生检疫处关于优化国境口岸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审批制度的通知》,在胶东国际机场口岸试点候机楼内公共场所“大许可小备案”管理模式,抓住胶东国际机场转场搬迁入驻企业集体换证的时机,将此监管模式在胶东国际机场空港先试先行,完成了一定时间段的试点任务时,组织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和总结,并运用法治方式固化试点成果;然后“由点到面”进入到下一阶段,将成功后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向关区内空港口岸进行推广,最终争取完成试点成果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主要做法
     (一) 创新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为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海关总署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20年海关总署提出在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先行先试,对国境口岸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2021年海关总署再次推动口岸卫生许可证(涉及公共场所)在自贸试验区实施“审批改为备案”改革,同时将2020年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经验成果在全国口岸范围推广实施。推进海关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新海关的题中之义,青岛海关党委提出要从战略高度推进海关全领域制度创新,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海关制度体系。基于此,卫生检疫处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切实优化国境口岸营商环境,提高海关监管效能,根据候机楼内公共场所国境口岸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状分析结果首次创新提出对候机楼和候船厅内公共场所实施“大许可小备案”管理机制的设想:即把整个候机楼或候船厅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对候机楼内部的各类独立的小公共场所采取备案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明确主责,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口岸运营单位作为候机楼这个大的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对整个国境口岸区域内公共卫生安全负有主体责任,因此,通过“大许可小备案”这样一种行政审批模式,由胶东国际机场集团向所在地海关提出卫生许可申请,按照海关总署在全国口岸实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的工作要求,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并按要求对有关内容做出确认和承诺,胶东国际机场集团向海关部门提交卫生许可申请时,要同时提交所有候机楼内由其招商入驻的需要备案的经营类公共场所和预包装食品经营单位的备案明细表。机场集团要对备案企业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备案申请表》进行留存以备海关部门后续核查。海关应在许可后两个月内对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核查,发现申请人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海关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海关应当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充分发挥口岸运营者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口岸服务水平,特别是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和创卫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还有效缓解了经营类公共场所小经营业的人力和办事成本,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统筹资源,提升海关监管效能
      针对候机楼内各经营性公共场所生活用水、空调通风系统、垃圾废弃物的处理等内容具有统一性,由口岸运营单位作为主体责任者进行日常管理,具有监管共性的特点,在胶东国际机场取消原有对候机楼内所有类别公共场所逐一许可和监督的模式,在执行病媒生物监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测以及微小气候监测任务时以整个候机楼为整体,统筹设置监测点,科学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案。这样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使海关监管手段更加科学有效。海关工作人员通过这样一种“抓大放小”的方式,减少了大量非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可以集中力量用于事中事后监管环节,使监管更加有力。
      三、实践成效
      胶东国际机场口岸试点候机楼内公共场所“大许可小备案”管理模式以来,对候机楼内其他73家公共场所实施备案制管理,约占辖区内所有公共场所的92.4%,充分体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次办好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使候机楼内公共场所运营商家真正实现了零跑腿。
       在胶东国际机场取消原有对候机楼内所有类别公共场所逐一许可和监督的模式,以整个候机楼为整体,科学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案,统筹设置监测点执行病媒生物监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测以及微小气候监测任务,工作量减少至原来的5%,而且工作程序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手段更加科学有效。
      创新管理模式,由胶东国际机场集团向所在地海关提出卫生许可,对整个候机楼实施大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由机场集团统一实施卫生管理职责后,机场候机楼内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人员由原的74位减少为1位,大大降低了经营类公共场所小经营业的人力和办事成本,有效缓解了国际候机楼内这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的运营压力。
0票
58. 创新水水中转智能管理模式助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
      一、案例背景
      中转业务是衡量港口枢纽地位的重要指标。“水水中转”是指进出口企业办理完毕海关转关手续后,货物通过支线船舶在两个港口之间运输的行为。通过“水水中转”,进出口企业可以就近选择小的支线港口办理海关手续,节省成本,支线港口作为枢纽港的喂给港,与干线港口之间联动更加紧密。
      青岛港与连云港、大连、宁波、上海、石岛、威海、烟台等省内外港口开展水水中转业务,年均中转70万标箱。今年以来,青岛海关主动同创新,实施水水中转智能管理改革,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物流解决方案,港口和物流企业操作更加便捷,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
     (一)梳理作业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共用。
      海关、船公司、码头公司作为水水中转物流链条上的重要参与者,其角色定位的高低直接对进出口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此项业务变革过程中,海关主动携手船公司、码头公司,梳理中转货物全业务流程,将货物起运、到港、作业、抽验、移动等全流程进行信息化处理,以科技手段促业务变革,减少业务办理环节,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为进出口企业创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二)建设管理平台,变“人工跑腿”为“数据跑路”。
      开发“水水中转智能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将船公司的船舶信息、航线信息、载运信息,码头公司的码头作业信息、运抵信息、装卸船信息等汇集、共享、共用,改变过去的纸质信息传递方式。船公司减少到码头、海关现场办理业务环节2次,人力及通勤等成本下降约200元,业务办理时间从1-2天缩短至十几分钟。
      (三)干支线船舶高效协同,物流作业紧密衔接。
      改革后,港口可在船舶靠港前获取转关货物海关监管环节验核作业情况,提前安排生产计划,减少货物搬倒环节,提高作业效率。码头泊位可根据作业情况动态调度内支线船舶衔接干线船,减少改革前因干线船和支线船衔接不畅造成的出口货物甩船情况,码头24小时不间断作业,转关货物物流作业更加顺畅,整体时效提高30%。
      三、案例亮点评析
      通过该项创新,水水中转业务取消了所有面对面的业务办理,全部实现自动化。海关监管方式从事前人工审核转变为系统审核+事后监控;船公司减少了到码头、海关现场办理业务的环节,业务办理时间和成本大幅减少;港口实现了码头泊位堆场的高效利用,干支线船舶紧密衔接,物流效率显著提升。
       预计该模式将吸引更多周边货物通过青岛港中转,中转箱量年均增长10%以上,青岛港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未来,随着山东港口集团物流一体化运作,“水水中转智能管理系统”将作为“集成的智能模块”复制应用到山东沿海地区各港口,届时将有更多企业享受到海关智慧监管带来的便利和政策红利,为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提供更大动力。
0票
59. 成功编制上合指数积极服务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
      一、背景目的
      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更好促进我国对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发展,积极服务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在总署统计司的授权和指导下,我关统计分析处自2019年10月开始研究编制“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发展指数”,并同步启动了指数网站和发布平台建设工作。2020年11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将发布“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作为我国支持上合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随后,外交部将该项工作列入落实会议18项成果清单之一,山东省委刘家义书记做出专门批示,青岛海关也将其列入党委今年的大事实事重点推进。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上合青岛峰会宣布建设上合示范区后,我关坚决贯彻习主席讲话精神,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紧紧围绕上合特色开展分析研究,首创提出编制上合指数,获得总署统计司肯定并列入总署统计工作要点。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上合总理会议上将中方发布上合指数提升为我国促进上合经贸发展的重要举措,省委书记刘家义作出专门批示,我关深入落实总理和省领导指示批示要求,加快推动指数编制和网站建设工作。
      (二)坚持大事引领、打造样板。上合指数的成功编制和发布离不开关党委的高度重视。分管关领导亲自带队到总署汇报指数编制工作并多次与总署请示沟通,今年又列入关党委八件大事实事之一重点推进。为确保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课题组对指标体系进行多次研讨优化,成功通过总署专家评审。多次协调总署办公厅、科技司和信息中心,顺利将指数网站作为总署门户二级网站部署上线。该项工作获得总署统计分析司的充分肯定,明确要求我关认真总结经验做法,为其他海关编制中国对东盟指数和中国对中东欧指数提供“青关样板”。
      (三)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编制上合指数是我关发挥统计数据和监测预警优势,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探索开门搞研究的创新实践。积极向总署统计司请示汇报,获得指导授权和资源支持;发挥青岛大学的“教科研”资源和学术人才优势,实现课题研究的突破提升;借助数据分析中心技术开发和系统运维优势,开发建设上合指数展示平台;发挥胶州海关联系协调上合管委的便利,争取地方政府的资金和平台支持;引入中信保全球贸易风险数据,丰富指数的信息支撑。
     (四)坚持守正创新、务求实效。我关在进出口监测预警分析基础上,集合关区专业人才成立工作专班集中攻关。通过全面研究上合国家经济贸易特点,深入挖掘数据信息,开创性地从贸易规模、发展速度、贸易质量和贸易主体4个维度,建立科学客观并具有上合特色的指标体系,成为反映我国对上合国家贸易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同时,我关创新指数发布展示方式,开发建设专门的展示平台,面向全球常态化展示指数,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服务,确保真正发挥指数服务贸易发展的作用价值。
      三、实践成效
      2020年8月,邹志武副署长在2020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上对外介绍了上合贸易指数编制情况。2020年9月,上合贸易指数完成编制并通过了由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牵头的专家评审,指数的可视化展示平台也通过验收。2021年4月26日在“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上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李魁文司长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发展指数”,上合指数网站同步上线运行。
      “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发展指数”可以客观展示当前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进出口贸易现状,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外贸发展趋势进行有效反映,是我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为各级政府制定经贸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为企业更好开拓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
      “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发展指数”的编制方案和实施效果得到了海关总署领导的高度认可,有关编制理念和指数设计方案已被“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等全国外贸发展指数学习借鉴。
0票
60. 创新实施ERP联网辅助监管模式成效明显
      一、背景目的
      随着通关一体化、关检融合机构改革、多查合一改革等海关改革的深入推进,海关后续监管人力不足、传统监管手段与企业先进信息化管理方式不适应等矛盾更加突出,加之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为海关创新、优化后续监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响应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提升监管智能化、精准化水平,青岛海关加强新技术研究,全力推进大数据应用,探索应用ERP联网辅助监管,探索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高效、寓管于服的监管体系。着力通过科技改革,海关持续优化企业通关环境,使企业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政策红利和信息化的科技红利。
       二、主要做法
      一是深入调研创新思路。通过与企业ERP系统联网辅助海关监管是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优化海关服务的创新举措,但实施难度较大。企业ERP生产数据纷繁复杂,字段差异性大,海关对接存在较大困难。对此,青岛海关深入生产企业、主流ERP开发商、关务系统开发商、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大型物流公司等开展多层广角调研,探索对接可行性,研究企业ERP系统应用现状、数据结构、对接传输方式等,论证确定关企数据对接方案,最终形成对企业ERP生产数据的提取、传输等实施方案,创新提出后续监管新思路。
       二是开发企业ERP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自动抓存核心数据,围绕库存、BOM(物料清单)、归并关系等制定标准化模板,统一数据采集和转换标准,采取直联交互技术自动提取ERP数据;智能对碰甄别库存,自动整理核算通过ERP系统对抓存的企业实际库存数据,并与海关理论库存数据进行比对,提升数据核算效率和海关稽核查效能;严密保障运作安全,采用当前先进性较强和安全度较高的专用数据接口和传输工具,对数据进行加密,进行身份认证和分级授权,搭建起安全顺畅的数据传输通道,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配合。
       三是推广实施“互联网+核查”模式。加大企业ERP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推广应用,完成联网对接企业即享受将适用提高加贸审核自动通过率、优先开展企业信用培育和实施AEO认证等多项优惠措施。推行“互联网+核查”作业模式,将赴企业开展实地盘库等大量核查作业,创新通过企业ERP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实施网上核查,自动完成对数据的抓取、传输、物料清单转换、库存核算比对等工作,实现了全程无需现场作业的“无介入”式核查,大幅提升了海关监管效率。
       三、实践成效
       实施ERP联网辅助监管模式以来,联网企业海关稽核查作业效率显著提高,实际下厂频次减少约50%,缩短了海关核查盘库时间70%以上,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
       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改革后需缴纳7600万元的保证金才能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企业面临巨大资金压力。通过实施ERP系统联网后,海关将原来只对保税货物的监管扩展到对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的整体监管,将对企业手账册执行情况的关注延伸至对企业经营整体风险的把控。经过对企业整体经营风险的评估,威海海关根据改革政策,为该企业减免加工贸易手册保证金7600万元,从而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对山东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进行保税核查时,通过ERP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对企业ERP中144个项号下的保税料件进行自动抓取数据和自动比对,将核查时间从2个工作日压缩到4个小时以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企业在与海关联网过程中,能够通过系统及时发现不规范的情况,并提出整改方案,尽量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我们最早与海关实行数据联网,在这种模式下,海关系统能够跟我们企业的系统进行无缝对接,让传统的实地核查变成可以远程开展的‘无介入’式核查,避免了疫情期间人员聚集。”烟台富士康集团关务负责人称,受益于这一模式,每次可为企业节省人力等成本约10万元,并且企业无需停工盘点,整个核查过程不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任何影响。
0票
61. 积极推进主动披露引导企业享受守法便利待遇
      一、背景目的
      主动披露是指进出口企业、单位主动向海关书面报告其违反海关监管规定并接受海关处理的行为。海关接受企业的主动披露会视情节依法予以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并可减免滞纳金。2021年以来,青岛海关稽查处积极开展主动披露的政策宣讲,扩大主动披露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引导、鼓励企业自我纠错,多举措保障和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
      二、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开展主动披露政策的调研工作,向总署上报优化主动披露政策的意见建议,反映企业在拓宽主动披露政策适用领域、适当放宽主动披露限制措施、优化滞纳金减免程序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期待,上报的《海关调研发现企业对主动披露制度存在三方面期待》被总署综合信息呈报第379期采用,并被署领导批示;
       二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召开座谈会、外界媒体等形式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并围绕行业特点,组织隶属海关开展主动披露政策的集中宣讲。今年以来,先后针对运保杂费、特许权使用费、特殊监管区域等风险或行业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涉及数百家企业,并在业务较为集中的隶属海关办事大厅设立主动披露岗位,帮助企业熟悉流程、规范文书,对存有较大疑难问题的指定专人负责,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
      三、实践成效
      经统计,截至目前已受理主动披露93起,减免企业滞纳金缴纳80余万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获得感。典型案例如下:2021年7月,山东海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自查发现,由于工作疏忽其2020年进口的8艘次27票沥青混合物存在漏报船舶滞期费情事,导致少缴税款。该公司之前通过海关的业务宣讲,了解 “主动披露”的政策红利,于是主动向海关报告了存在的违规情事。日照海关按照规定进行了事实认定,依据《海关总署关于处理主动披露涉税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在对企业完成追税124.7万元后,免于实施行政处罚,并为企业申请减免滞纳金13.3万元。该项政策的运用,最大限度降低了企业因违规可能带来的损失,避免了因遭受处罚对信用等级评定及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引导企业享受守法便利待遇,进一步优化了进出口秩序和营商环境。
0票
62. 开展部门联合抽查降低企业非经营性成本
      一、背景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9〕10号)文件要求,青岛海关由相关业务处室确定联合抽查企业名单并由稽查处统一下发各隶属海关具体开展相关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部门间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畜牧兽医局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管理等领域的联系配合办法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提升监管效率。了解各部门对行政相对人的监管管理重点以及各部门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监管信息互相采用,发现的相关风险点互通有无,并作出后续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相互通报的承诺,共同推动行政相对人守法便利。
      (二)统筹应用多种核查方式开展联合抽查工作。
      一是开展采信第三方认证改革。海关采信第三方认证机构出具的HACCP、ISO22000等体系认证报告,行政相对人不再需要准备大量的账簿、单证、记录供海关检查,在确保严密后续监管的同时,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核查效能。二是开展线上核查试点改革。海关在联合抽查前通知行政相对人时,企业反映已提交相关资质注销申请且没有相关海关业务,经线上核查确认并征求联合部门意见后,不再赴企业实地核查,提升核查效能。
      (三)加强廉政建设,不碰廉政红线。
      通过多部门间相互监督的方式,强化“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的廉政意识,始终对联合抽查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风险保持清醒认识,贯彻规范执法,杜绝吃拿卡要。在联合抽查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稽核查“双随机”选取和双人作业要求,遵守外勤执法廉政纪律。
       三、实践成效
      青岛海关共计开展506起联合抽查作业,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同时在联合抽查作业中运用采信第三方的手段,大大缩短了核查时间,让企业充分发挥主体责任,降低了企业非经营性成本。例如:对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出口备案食品生产企业核查时,通过采信第三方认证报告的方式,企业出具HACCP体系认证报告,联合抽查工作组对HACCP体系认证报告与核查事项进行符合性审核,对于相同或类似条款免予核查。经比对,在94条核查条款中,共计50条采信HACCP等体系认证结果,免予核查。
0票
63.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特定资质“码”上办
    一、背景目的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出口食品企业特定资质备案业务种类繁多,共涉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进口肉类收货人备案、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等十几种特定资质备案业务。每一项特定资质业务都不尽相同,从产品特点、准入条件、备案流程、提交材料、备案系统都会有所差异。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方便去方便的办理相关业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前期,通过出台一些便利措施,以及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码”上办系列特定资质业务办理指南,方便企业了解相关业务的办理条件,并实现业务网上办,从而不断深化简政放权,促进贸易便利化。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全面推行不见面办理企业资质备案业务。充分发挥“互联网+海关”作用,采取第一时间受理申请,当日办结等措施,对需要验核纸质材料的,通过拍照、扫描等方式提供电子文档予以办理,实现企业“零跑腿”,海关“即时批”。不断强化依法行政,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做好稳外贸促发展工作,助力辖区企业做优做强。
     (二)整理发布“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进出口食品企业特定资质微信信息,便捷企业办理相关业务。为进一步便捷企业特定资质业务办理,更好的为企业服务,青岛海关组织人员整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作业务工作指南,并编辑成微信宣传信息,企业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实现相关业务一“扫”可知、“码”上办理。通过“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微信信息,企业可以了解相应业务办理的备案依据、备案条件、申请材料、备案流程,以及不同隶属海关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通过扫描其中的二维码,可以下载相关的备案材料,极大方便企业办理业务。目前已经发布了“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等5项“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宣传稿件。
      (三)强化AEO认证企业优惠措施。探索研究出口食品备案生产企业对外注册推荐评审与AEO认证相结合、相互采信审核结果,实现工作流程简化、人力资源节省、工作效益叠加。对于获得AEO认证的进出口食品相关企业,优先办理企业备案等业务手续,并简化注册流程,优先向其他国家(地区)推荐农产品、食品产品等出口企业的国外注册。
       三、实践成效
       2021年1-7月,青岛关区共办理企业特定资质业务1635家,其中通过“互联网+海关”系统线上办理业务1572家,占96%,极大方便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提高了办事效率,不断深化简政放权,促进贸易便利化。根据前期的整理,目前已经在青岛海关12360微信平台发布了“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进口化妆品收货人备案”、“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进口食品进口商备案”、“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进境肠衣定点加工企业备案”,平均阅读量400多人次。后期,还将整理编辑“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备案”、“企业资质‘码’上办系列-出口蜂产品原料备案”等系列。通过信息发布,让企业充分了解相关业务办理事项,便利企业办理相关资质。
0票
64. “精细+主动”服务模式 扎实推进“单一窗口”标准版推广工作
    一、背景目的
    为进一步优化关区营商环境,数据分中心坚决落实疫情防控、促外贸稳经济决策部署,积极高效做好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数据分中心以“省级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为先锋,根据分中心承担“单一窗口”标准版推广的“培训支持、收集需求、解决问题、支持地方口岸、统计报送”五项基本职责,严格落实“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好关区“单一窗口”标准版运维保障工作,引导企业使用“单一窗口”相关功能,提高企业通关效率。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协助省口岸办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保障各系统应用顺利运行。2021年,数据分中心继续加强与省口岸办联系,强化服务运维保障,持续优化山东口岸营商环境,推动“单一窗口”系统推广,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 数据分中心继续做好对“单一窗口”的技术支持,主动指导关区企业从标准版逐步过渡到地方版系统。上半年分中心坚持为关区用户提供“7X24小时”服务,通过热线电话、QQ群等多种方式,总计接收解决关区企业“单一窗口”标准版相关问题1万余个。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举措,借助媒体平台、直播元素等方式,定期开展网课录制、视频培训等“新媒体服务”,上半年录制“通关微课堂—单一窗口系统应用”课程2期,关区企业学习2000余次;上半年整理收集企业需求8条,及时向项目组进行上报,跟踪结果反馈企业;更新增补分中心“单一窗口”知识库16条,网站常见问题12条。
    2. 在保证全年“单一窗口”货物申报、舱单申报和运输工具申报等主要业务应用率稳定保持在100%的基础上,分中心想方设法扩大“单一窗口”其他项目的覆盖面。上半年配合总署数据中心,做好快件申报、身份认证系统、原产地申报等系统的升级工作4次,积极引导企业使用“单一窗口”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实现各项目覆盖率的提高。
    (二)以解决企业问题为抓手,积极高效做好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数据分中心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充分认识到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与企业换位思考,采取多种“主动服务”措施,持续提升对外窗口的服务水平。
    1. 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出发,每日加强热线分析,从企业重复呼入的问题入手,指定业务骨干主动联系企业,及时解决企业问题。
    2. 定期对来电企业进行主动回访,了解企业业务运行情况和相关系统使用情况,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
    3. 认真分析企业需求,整理企业最关心、最亟需学习和解决的相关系统操作应用问题,结合疫情期间的情况,通过给企业“上网课”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业务培训。对企业实行7×24小时服务支持,春节假期和休息日每天安排专人现场值守,保证服务不间断,成为防控疫情期间服务口岸企业的“排头兵”。
    (三)数据分中心通过“精准服务”和“精细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将“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1. 通过每日统计分析企业各渠道反映的问题找出影响企业的“难点”和“堵点”,建立“企业问题台账清单”,然后进行二次精细化分类,将清单中“共性问题”解决方法通过群发布、添加网站常见问题、增补知识库的方式进行推广,并通过分中心“通关微课堂”录制相关业务操作培训视频进行发布,避免企业问题的重发。
    2. 精准找到清单中“个性问题”,采取主动服务、电话回访的方式“点对点”联系企业,针对重点企业或者有实际困难企业,通过现场走访、实地培训的方式,委派业务骨干到企业现场解决企业问题。通过加强各部门协调,建立起“市场-开发-客服-运维”的闭环工作机制,以优质的产品促服务,以创新的服务促产品,做到“产品”“服务”齐头并进。
    三、实践成效
    2021年,分中心接听解决关区企业热线电话31456个,在线解决问题9千余个;企业问题处理时长,从去年的1.49小时/个减少到目前的1.26小时/个;通过开展“主动服务”的方式,主动联系企业解决相关问题500余次,共收集企业问题台账清单342条,已解决并反馈企业339条;录制“通关微课堂—单一窗口系统应用”课程2期,关区企业在线学习2000余次;上半年共整理收集企业“单一窗口”使用需求8条,及时向项目组进行上报,跟踪结果反馈企业;企业满意度从2020年的97.6%提高到目前的98.8%。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