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2018”十大事件“评选

此问卷处于停止状态,仅供浏览,请勿填写!
老师们、同学们:
        2018年,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推进“1245”攻坚战,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许多历史性突破。为总结一年来对学校事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十大事件”,在前期各部门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初步评选,推选出20项候选名单。请您积极参与,认真选出10项更具影响力的事项作为学校2018年“十大事件”,感谢您的参与,谢谢!
                                                                                  党委(学校)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2019年1月15日
*  请选择10项

  • 学校开展“全面结对,全面过硬”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全校147个党支部形成共建结对114对,“结对互学、互帮共建、共过组织生活、共促队伍建设、共享党建资源、共解师生急难”, 有效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学校制定了《关于建设过硬党支部的实施意见》和《过硬党支部建设量化考核标准》,从政治思想过硬、组织建设过硬、党员队伍过硬、党内生活过硬、作用发挥过硬、条件保障过硬 “六个过硬”、“四个规范”、“四个严格”等方面,细化、量化过硬党支部建设标准,全力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过硬党支部的建设目标。
  • 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鼓舞干劲, 2018年3月,学校按照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的部署要求,开展“明确目标 砥砺前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思想大讨论,聚焦学校目标管理和质量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对标申硕的基本条件四大发展瓶颈以及“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切实找准学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 砥砺前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前后共召开各类座谈会、调研20余次,调研梳理意见建议尽200余条,并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抓好问题整改,通过解放思想激活学校发展“源动力”,为实施“1245”攻坚行动,实现“交大梦”营造良好的氛围,鼓起实干的劲头,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把大讨论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实际行动。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克服困难,推进改革,教学工作、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 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切入点,精心策划,深入工程一线挖掘交院故事,共同抒发心系交通强国战略的情怀和交院人精神。7月3日中国教育电视台《新专业,心选择》栏目以《轨道交通类业,高铁时代的香饽饽》为题,对我校进行了长达8分钟的专题报道,全面介绍了学校轨道交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就业和行业发展情况。12月2日晚,《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山东教育贡献》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首播,时长超7分钟,是该栏目今年第一大专题报道。12月10日,央视新闻移动网转载。12月20日,大众日报以半版篇幅,以“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全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一二三四五六”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及成效。
  • 2018年学校推荐的12项教学成果有10项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获奖数目与层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跃升。其中陈松岩主持的《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是唯一一所获得特等奖的学院类院校,极大地鼓舞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信心,引领教师进一步开创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新成果。本次获奖项目集中体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特色和成效,不仅是对学校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积淀和凝聚的肯定,更是山东省高等教育界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效果检验和认可,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专业建设竞争力持续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 为全面贯彻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围绕“申硕”和“更名大学”任务指标,学校以“目标管理”为核心,遵循目标管理与导向、突出绩效、按绩取酬等原则,制定了《中共山东交通学院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校院(部)两级管理运行机制的意见(修订)》。新的运行机制以学校中心(重点)工作为目标导向,设置了基本工作和关键工作目标任务并分别建立了考核体系;调整了院(部)经费核拨项目和部分经费核拨标准,基本工作绩效津贴改为以教职工数为基础。人才工作是关键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制定了《二级学院(部)业绩目标考核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新的校院(部)两级管理与考核机制建立后,极大地调动了院(部)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攻坚工程。2018年,学校新增博士首次突破百人,其中培养博士7人,引进博士97人(超过过去4年的总和);新增学术带头人6人,其中1人以二级学院院长身份引进;引进“新能源车辆及智能控制”创新团队,实现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进零突破。“1251”人才培育工程有序推进,召开奖励大会,与77位培育对象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兑现培育津贴。坚持问题导向,开启“店小二”式人才服务模式。入职手续“一站式”办好,博士周转住房投入使用,子女上学选择更多,配偶工作妥善安置,惠才卡可享更多实惠。人才引育工程的务实举措逐渐形成口碑效应,出现了人才引荐人才、人才结伴而来的良好局面。
  • 科研经费得到新跃升。2018年实际到账科研经费超过7509.4万元,校办产业社会服务到账经费1552万元,累计经费数额达到9061.4万元,大大超出了年初预定目标。科研奖励获得新突破。本年度累计获得7项科技奖励,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山东省专利二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项。科研平台获得新进展。获批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威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长清、威海、无影山三个校区本年度均获批新的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得到新提升。“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通过专家鉴定并被专家评价为 “世界首例、全环境”;防冰除冰智能系统被西藏米拉山口隧道工程采用,创造了海拔最高纪录;“公铁两用车”历时两年研制完成并完成了中试环节。
  • 成立山东交通学院临沂研究院,这是我校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的首个独立研发机构,双方将在多个领域不断增加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在构建新形势下的校地合作新范式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实现“深度合作、互利共赢”。临沂研究院的成立,对扩大学校科研工作影响力,形成特色鲜明的交院科研品牌及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具有典型性、标志性的引导作用。
    成立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以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成果转化(孵化)为主要职能,专注于服务我省海洋、海事、船舶领域发展需求,跟踪国内外同领域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海洋信息监测、无人机、无人船、海空协同、海事大数据、船舶信息化助航、船舶数字化辅助建造等多领域研究,开展行业前沿性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研发、成果转化,致力于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机构。研究院的成立对扩大我校涉海领域影响力、主动融入地方产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 11月11日至14日,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迎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现场考查,成为学校首个接受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12月14日,“安全工程”专业获得2019年认证申请受理,标志着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取得巨大突破。学校更是2006年起教育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以来山东省唯一一所获认证申请受理的学院类院校。自2014年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来,学校从经费、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各专业参加专业认证,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邀请校外专家到校讲座,组织专题会、实施工作检查等形式,持续推进此项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对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OBE工程教育理念,推动学校在教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持续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 学校成立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制定印发了《山东交通学院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切实推进我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研究,立项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对接“十强产业、人工智能+”试点专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探索与实践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轮机工程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
  • 2018年9月-12月,交通运输部组织对包括我校“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在内全国43家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校内各单位的协调配合下,经过自评汇报、现场评审、综合评议三个阶段的审核评估,我校“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
  • 我校在济南市长清区马套村成立了山东省首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 “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成立是学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服务三农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将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高效益、构建平台”为原则,按“一校多点、发挥优势、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思路,依托当地村镇的资源,共同构建集农村党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
  • 我校《精准眼球塑形机》项目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铜奖。该项目在经过了校赛、省赛的层层选拔,最终在全省近三万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国赛,是我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来的历史性突破。
  • 2018全国高校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市复旦大学落下帷幕。我校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本科生李忱达、潘其琦组成的参赛团队夺得全国总决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意赛特等奖(联创杯),这是我校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科竞赛领域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 6月28日,由孙秀丽书记率领的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泰国孔敬工业社区教育学院,向泰国校方捐赠了航空专业实训器材,并为“山东交通-孔敬学院”航空实训中心落成剪彩;7月15日,泰国孔敬工业社区教育学院15名泰国学生到校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现已完成半年多的学习任务,学生均对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表示满意,在前期合作基础上,双方已达成协议将以“山东交通-孔敬学院”为中心,面向泰国职业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泰国学生来校学习项目
  • 7月21日,学校举行首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暨首届发展战略研讨会,90余名校内外理事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人员调整方案,推选院长陈松岩为理事会理事长,并举办首届发展战略研讨。第一届理事会二次会议的召开,密切了学校与理事单位的联系和合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对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吸纳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 2018年,学校稳步推进校办产业改革,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山东交院机械加工实验中心申报的“山东省路面加速加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省科技厅认定,成为我校校办产业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备成立“齐鲁轨交路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纳产业单位加入联盟,促进其链接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协同开展行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建设专业创客空间,计划列支100万元培育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邀请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单位来我校参加“轨道交通众创空间”创新产品推介会,加快市场推出步伐。
  • 为了更好的迎接2018级新生,学生工作处专门研发并投入使用智能迎新系统,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扫描二维码安装,通过任务式进行注册登录,在假期里就可以通过手机端完成学费缴纳、安全教育、心理评测、榜样力量、宿舍用品预订等手续,将新生的入学教育前置。报到时,工作人员只需扫描新生的二维码即可完成各项报到流程;学校辅导员通过手机端即可以随时查看学生报到情况、学费缴纳情况以及申请绿色通道学生的情况,简化了报到手续,提高了迎新效率。通过智能迎新系统的后台大数据,筛选了寿光受灾严重地区的学生和在新生报到当天过生日的7名同学,组织了“校长邀您共进午餐”活动,情暖交院,省内各大媒体竞相对此次活动进行现场报道。
  • 3月17日,学校机关分党委100余名党员干部到我校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学校领导分组带领100余名党员到瓦房村、张庄村和吕唐村的杞柳种植基地开展义务劳动,不怕脏、不怕累,连续劳动5个多小时,共计种植杞柳种苗6万余棵,占地10余亩。
    打造百亩杞柳种植示范基地是我校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产业扶贫项目。学校领导、机关党员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支持帮扶村建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党员干部得到党性锻炼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全面结对、全面过硬”党支部共建活动的主题和内涵,得到了《大众日报》、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组、山东卫视公共频道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
  • 4月-10月,通过邮件、微信、QQ等联系各地校友会,指导各地校友会换届,共有省内17地市校友会和省直单位、原海运学院和重汽职工大学三个直属校友会以及省外14个省份校友会完成换届任务;10月27日,学校召开第五届校友代表大会,来自省内外校友会8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第五届校友代表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凝聚了校友爱校荣校的情怀,搭建了校友与学校、校友与校友之间交流与合作平台,特别是各地校友会的换届吸收了年轻校友的加入,增强了校友会的生机与活力,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和校友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推荐其他:(请列出拟推荐标题及简要说明)
加载中...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